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钢琴音响色彩调色板24首钢琴前奏曲

来源:钢琴 时间:2023/4/9

钢琴音响色彩调色板

《24首钢琴前奏曲》

“不仅仅是音乐的图画,而是对一种气氛、一种心理的细腻再现,是象征主义的音乐代表”。

前言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ClaudeDebussy)的《24首钢琴前奏曲》创作于-年间,分为第一集和第二集,共二十四首。

这个时期的德彪西已经是写出《版画》(Estampes)、两册《映像集》(Images,)以及《欢乐岛》(L’isleJoyeuse)等作品的印象主义音乐大师,而这一套前奏曲的完成,更是将这种音乐风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德彪西

说到前奏曲,我们一定会想到肖邦那些惊人的创作。事实上,德彪西的第一集十二首前奏曲正是受他的这位偶像影响而谱写。

第一集的前奏曲开始创作于年12月,完成于年2月,仅仅三个月!不同于肖邦或者是更早的巴赫的前奏曲,德彪西在这里并没有遵循调式的次序。

有些调性创作了几首,有些调性则未曾提及,甚至有些乐曲用全音阶来创作,比如第二首《帆》,全曲便无明显调性。

▲德彪西前奏曲唱片封面

每一首前奏曲,作曲家都亲自赋予标题。但这些标题并不是写在最开始,而是用小字写在乐曲的结尾处。

想必德彪西的用意是希望演奏者或者听者,不要拘泥于标题,毕竟这些作品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心中思想、印象的自由驰骋。

虽然是德彪西音乐风格最为成熟时期的创作,但实际上这些作品结构却要比以往的作品更加短小随意,就好像是随心写下的音乐随笔。

▲《平原上的风》奏曲唱片封面

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题材大多可以分为自然景物、人物、神话和技巧乐章这四大类,其中自然景物又占最多数。

比如第一集中的《帆》《平原上的风》《西风所见》就行成了“风的三部曲”,另外还有如《阿纳卡普利的丘陵》《声音和香气在晚风中飘荡》《雪泥踪迹》等。

描写人物的作品有《特耳菲的舞姬们》《棕发女郎》《游吟诗人》《迫克之舞》等。

其中的《游吟诗人》虽然以人物名称命名,但音乐中却包含了许多舞曲的元素。《迫克之舞》中的“迫克”是莎翁笔下的小精灵,在这里以附点的节奏展现优雅灵动的姿态。

▲德彪西前奏曲唱片封面

德彪西的第二集前奏曲创作于-年。

这个时期的德彪西同时完成了他的另外两部代表作:清唱剧《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和芭蕾舞剧《游戏》。

第二集就像是第一集的延续,其中的文学含义更加抽象,音乐的语言更加丰富。第二集的创作相比第一集,更具德彪西的个人风格,新颖的旋律、大胆的调性创意、复合节奏等都可以在其中看到。

除了出色的景色描写如《雾》《枯叶》之外,我们在这里还可以领略到德彪西神秘而浪漫的美学倾向。比如《仙女们是出色的舞者》《水妖》《古怪的拉文将军》等。

▲德彪西

正如法国音乐学者康代(RolanddeConde)所说,德彪西的前奏曲“不仅仅是音乐的图画,而是对一种气氛、一种心理的细腻再现,是象征主义的音乐代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