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是否曾经被古典音乐之美所震撼,却不确定从哪里开始?您是否想让自己的宝宝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却不知该怎样介绍,在这个新系列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心爱的作品中的单个元素,您可以将其用作为踏入古典音乐殿堂的入口。
不可不听的世界名曲(三)——
贝多芬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BEETHOVEN:PianoSonataNo.14
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月光》),OP.27.2,作于年。此曲呈献给茱丽叶塔桂察瑞迪(GiuliettaGuicciardi,—)。桂察瑞迪当时是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曾对她一见倾心。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沉浸在爱情之中的产物,有人认为,此曲是贝多芬对桂察瑞迪爱心的写照。但是其实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些戏剧化.
年,在布伦斯维克家,贝多芬认识了一位十五岁的少女茱丽叶塔(Giuliettaguicciardi),她起初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之后贝多芬完全被少女的气质所吸引,当时已经三十岁的他甚至兴起与茱丽叶塔结婚的念头。但是,终究因两人身份不同而没有结果。这首知名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便是提献给她的诉情之作!
感觉真的是非常浪漫的故事,可是,历史的真相却煞风景地戳破人们所“想象”的浪漫情节。虽然十四号钢琴奏鸣曲的确是献给茱丽叶塔,而她的特质也的确深深地吸引了贝多芬,两人有段若有似无的恋情,但这之间依然有段“迫于现实”的小插曲。
原本,贝多芬写了一首充满爱意的曲子作品51-2的轮旋曲,准备送给心上人茱丽叶塔。但是,因在政治因素与现实的考量下,将这首轮旋曲转送给了李希诺夫斯基(Lichnowsky)伯爵的女儿。事后才将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送给了茱丽叶塔。
此曲于创作完成、年出版,当初只是一首在形式上略有突破的奏鸣曲,而且没有“月光”的称谓,因为作曲者并非对月亮心生所感而写(小学教科书上有过盲女和贝多芬的描述呢)。但此曲却因音乐极为动听而大受欢迎,贝多芬还因此向弟子彻尔尼抱怨过无心插柳的无奈。《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从此,此曲的“月光”的别称不胫而走,大家都认为此名极为贴切,更拉近了音乐与听众的距离。其实,这首作品音乐本身就已经具备超越局部揣测的特质,也就是说不需要穿凿附会地说“月光”的故事,只要听者用心欣赏就可以体会乐曲的独特性与不凡。
03:45乐章
乐曲共3个乐章:
1.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三段体,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符来表达无边的幻想。
2.行板,降D大调,三段体,不属小步舞曲也不是谐谑曲,按李斯特形容,是“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花”,与第一乐章迥然不同的轻快表述和中段那种恍恍惚惚的情绪结合得极为和谐。
3.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奏鸣曲式。其第一主题有力而多少有些粗犷,这个主题的发展充分表达出一种激越、奔放的情感。
音乐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抽象艺术形式,且不论这首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背后包含有多少贝多芬的故事,单是欣赏美妙的音乐也是无比幸福快乐的!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