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箫鼓》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黎英海先生于年结合我国传统琵琶曲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在整个作品中,对原有的古曲主要旋律予以了很好的保存。在整个作品中,利用十分生动的方式,描绘出一幅清丽淡雅的月夜春江的迷人风景画。整个乐曲采用的是多段体结构,一共涉及到十段不同的内容。
从曲式角度进行分析,音乐家选择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全曲徐徐地展开,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可积极地尝试利用一定的民族乐器音色。演奏的时候,演奏者要特别注意对乐曲中的不同部分涉及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予以模仿转换。要结合乐曲的内容,及时、准确地对不同的音响效果实施快速的切换。
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丰富乐曲内涵,在整个作品中,还选择使用大量的水波声、桨橹声等来实施拟声处理。例如,在《夕阳箫鼓》的开始部分,在演奏的时候,演奏者的右手使用的是下行琶音,这在西方钢琴曲中应用得较少。
而演奏者的左手的琶音则采用相向而行的方式。通过正反结合的模式,对传统民族乐器古筝的音响效果予以模仿。在整个乐曲的第26~28小节中,在进行演奏的时候,可以带给广大听众一种放松、悠扬的感受。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演奏过程中,则体现出钢琴演奏对我国传统乐器———笛子音色的巧妙模仿。
在对乐曲中之后一个小节的内容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则选择对另一种传统乐器音色———箫音进行模拟。在具体的模拟演奏中,演奏者可以利用钢琴的中音区来表演出一定的颤音,以获得类似于箫音的艺术效果。另外,也极易获得近似于琵琶轮指演奏的音色效果,使整个乐曲表现出十分静幽淡雅的艺术效果。
另外,在乐曲的演奏中,还体现出利用钢琴对我国另一种传统民族乐器———古筝音色的模仿。在对古筝这一常见的民族乐器进行演奏的时候,刮奏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技法。在利用钢琴对古筝的音色进行模仿时,也要注意进行合理的模仿,以获得与古筝刮奏十分接近的艺术效果。在刮奏的演奏中,每个最后的音都属于一定的旋律音。
在利用钢琴技法对古筝的刮奏技法进行模仿,以获得相应音色效果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地对相应的速度进行控制。演奏的速度不能过快,并要注意保持旋律的流畅性。在演奏《夕阳箫鼓》这一乐曲时,便可以利用钢琴的分解和弦来模拟古筝的刮奏效果,以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于是,整体来看,在具体的钢琴演奏过程中,整个作品在继承民乐创作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了一定的新的观念和技巧营造出新颖的效果,进而为广大听众带来既新鲜又熟悉的艺术享受。在继承丰厚音乐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积极地接纳了现代音乐理念和钢琴演奏技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