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琴的时间应该基本花在能表演的曲目上,且要尽力表现出乐曲的音乐性
用这种方法的学生,练琴的时间,除了视奏练习(约占10%的时间),几乎全部都用在他们要记忆和表演的乐曲上。不建议哈农和车尔尼之类的练习,因为它们是不能用来表演的(与其花时间弹车尔尼,还不如弹巴赫的初级曲目);当然肖邦的练习曲不在此列。
钢琴技巧,并非简单的手指本身的力量和灵活程度,而是通过大脑对音乐的感受来指挥手指表现音乐的协调能力,说到底,弹琴其实更应该是对大脑的训练。而如果在练习时,单纯只把注意力放在机械的手指训练上,忽视了音乐性表现,会令学生在要表演给老师或旁人的时候非常被动,因为表演时,音乐是要用来表达和传递感情的。
只练能够表演的曲目,也是因为,每一首乐曲其实都有它独到的技术特点和难点。车尔尼练习曲即使一条不漏地弹完了几本,遇到每一首新乐曲,因为音乐语境的完全不同,仍需要针对乐曲本身的特别技术和难度,花时间去对它进行练习。所以在有限练琴时间的条件下,何不把所有时间都集中在练习有音乐性、能表演的曲目上呢?
二、练习前应边聆听乐曲的范例录音,边对曲谱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拿到一首新的曲子的时候,首先,要好好听一下这首曲子的示范弹奏。在聆听的同时,跟着看谱子,注意一下基本节拍,留心一下曲子的结构,看看有没有重复弹奏的部分,也观察一下左右手音符的走势,发现音符位置有些什么样的规律。最好听不止一遍,你会发现每遍跟着读谱的时候,都会观察到新的内容,比如强弱记号、渐慢、加快处理、连贯弹奏的乐句等等。有了这些初步的印象,在动手练的时候,就会更有全局观。
有的老师会建议不要事先听录音,理由是可能会先入为主、破坏创造性。其实对并非往音乐家方向培养的成人学生而言,是多虑了。
三、先分手练,再双手配合练
这是初学者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因为在双手同时学习弹奏时,大脑注意力分配给了两只手,每一只手受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