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普兰的作品分析
库普兰的音乐创作在集中于键盘音乐的同时还着重倾向于组曲。库普兰出版了27套组曲,他将其命名为“orders”,而不是“suites”,共四卷,分别作于年、年、年和年,每卷标题为“钢琴曲集”。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独立的舞曲。他同时也是键盘演奏论文“羽管键琴演奏法”。
1.舞曲
库普兰的组曲以舞曲为基础,这些舞曲主要是由双小节线隔开、每个部分各自重复的二部曲式。作品的风格在旋律上是最高声部并伴有简单的伴奏,这样歌词就变得非常清晰明确了。
钢琴即兴伴奏宝典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73.1购买很多情况下,库普兰都将舞曲分为平直的和加入装饰音的两个变奏。他极其重视照谱面所写来演奏的装饰音,认为在慢板舞曲——阿拉曼德舞曲和萨拉班德舞曲中,应分为两类:阿拉曼德舞曲中,有肃穆和庄严(grave)之分;萨拉班德舞曲中,为温柔(tendre)和庄严(grave),与轻盈并严肃的特点相对应。库朗特舞曲和吉格舞曲为法国式的版本。其他舞曲还有里戈东舞曲、帕萨皮耶舞曲和加沃特舞曲。虽然法国序曲以《降E大调组曲》(作品第25号)开始,库普兰通常还是省略了前奏曲。变奏曲很常见。
其中突出的是回旋歌和帕萨卡里亚舞曲,常带有三个或四个插部(或者副部)。而且,回旋歌在叠歌部分可能不带变奏,如《C大调组益》(0p.3,“最爱”),或大型的《b小调组曲》“帕萨卡里亚舞曲和回旋歌”(Op.8),在八首副歌中,这是库普兰最大型最难演奏的作品之一。此曲式的另一首大型作品是《b小调组曲》(0p.13)。
2.组曲
除了通常的舞曲外,我们还发现另外富有特点或描述性标题的作品。早期组曲包括如下的曲例:阿拉曼德舞曲“小丑”《g小调组曲》(Op.1);萨拉班德舞曲“妇人”,《d小调组曲》,(Op.2);或者《g小调和:小调组曲》(Op.1和Op.3)中的阿拉曼德舞曲“花朵”和“黑暗”等。但是在后期,这些有特点的组曲标题代替了舞曲的名称,或许乐曲本身实际上并不依赖舞曲的类型。例如著名的“莫尼卡妹妹”(Op.18)和“恋爱的夜莺”(Op.14)。库普兰常常给回旋歌命名描述性质的标题:“神秘的路障”、“喋喋不休”(都是Op.16),以及“心烦意乱”(Op.16)。
《e小调组曲》“竖琴”(Op.2I)是一首非常动人的乐曲,被库普兰限定为“风格小曲”(见例1-5)。在《A大调组曲》回旋歌“胜德雷”(Op.5)中.库普兰指出的演奏方法是“右手连奏,左手突出每一个音”,来强调曼多林(mandoline)的特点。还有一些强调交叉双手演奏,这是键盘音乐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两个例子是《a小调组曲》(Op.15)中的两首缪塞特舞曲,《f小调一F大调组曲》(Op.18)中的回旋歌,以及《D大调组曲》(Op.22)中的小步舞曲。
库普兰仍然保持着组曲古老的特征,调性统一,但在布局这些舞曲以及组曲中的其他作品时,他还是更多倾向于德国传统而不是法式。在他出版的四本书中,第一本书从形式上来看被认为是最为德国化的;绝大多数顺序都保留着四首基本舞曲的“正常”排列,偶尔改动的布局是几首库朗特舞曲以及在吉格舞曲之后不同数量的舞曲。在接下来的“钢琴曲集”作品中,库普兰在传统的组曲构成上面采用了更为自由的处理方式,有时将它们全部去掉。
他经常将这样有特点的乐曲组成一组,形成小的组合,在更大的组曲结构中各自进行小型的内部循环,许多情况下这样的一组就可组成整个组曲。例如,《F大调组曲》(Op.4),被命名为“酒神”,由“狂欢的酒神”、“温柔的酒神”,以及“狂怒的酒神”组成;在《c小调组曲》(Op.3)中,小组被命名为“朝圣者”,由“行走”、“施舍”和“感激的心情”组成。另外还有《D大调组曲》(Op.10)描述了战争:“胜利”(分为三个部分,“回旋曲,战争的喧嚣”,“回旋曲,胜利的欣喜”和“号角”),我们就像在克尔、库瑙及其他作曲家的莱尼亚诺(battaglia)传统中看到的那样。很明显,这时我们就不能说它是库普兰组曲的“正常形式”了。
就如我们所看到的,库普兰的组曲不包含前奏曲。但是他并不反对前奏曲,这一点从他的论文“《羽管键琴演奏法》”中可以看出,其中包括八首与《钢琴曲集》第一卷中的组曲相对应的曲调,推测可能是为了增补这些组曲曲目的。这些前奏曲每一曲都建立在一个短小的主题动机或音型类型上,比较短小,形成了这一体裁节奏自由的特点。库普兰在论文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强调,他指出前奏曲作为一种“自由的”曲式尤其表现在节奏上,并且对想象的参与进行了强调。在节奏自由的基础上,库普兰将前奏曲作为“散文”,就像带有“音节的诗歌”。
总之,库普兰是法国18世纪羽管键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既有法国式的优雅高贵、清晰准确,又有意大利式的丰满和表现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