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论钢琴前奏曲的发展

来源:钢琴 时间:2023/3/29

导读:“前奏曲”作为一种键盘演奏形式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小型的音乐体裁,以短小精炼、构思巧妙而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本文通过论述整个前奏曲的发展历史,以揭示这一载体在创作风格与演奏上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首次使前奏曲在钢琴史上成为不朽之作的是肖邦,在此之前的前奏曲主要是依附于其他体裁而作为引子使用,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前奏曲才脱离了其他体裁成为独立的小品。

“前奏曲(prelude)”原文是“序、引子”之意,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据史料记载,前奏曲最初源自欧洲民间,当歌手开始起唱之前,先由伴奏乐器即兴演奏小段的开场音乐来引出歌声,这段开场曲就是“前奏曲”。它是一种自由结构的器乐曲。前奏曲往往是一些快速、即兴的音阶走句或分解和弦片断,所以“短小、快速、即兴性”成为前奏曲的基本特点,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保存下来。

一、钢琴前奏曲的起源与发展

1、文艺复兴时期的前奏曲

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些为古钢琴和管风琴而作的独立的单乐章短曲被称为前奏曲。这些乐曲规模在10―20小节之间,发展自由,富于即兴性,音乐形象单一。现在最古老的前奏曲是年亚当勒博夫为管风琴而作的五首短小符号乐曲。

2、巴洛克时期的前奏曲

前奏曲在巴洛克时期发展成为一种附加形式的音乐体裁,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早期前奏曲,最具有代表的是复调音乐大师J.S.巴赫,他不但写了大量的小前奏曲集,而且写了含有前奏曲的德国组曲、英国组曲和众多的“前奏曲与赋格曲”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前奏曲是赋格的序引。这套作品是复调音乐的典范,被称作《旧约全书》,巴赫的前奏曲虽未独立演奏,依然有“前奏”的意义,但事实上已超越了“引子”的局限意义。巴赫写作的前奏曲在艺术性和技术性上都得到完美体现,成为后人创作前奏曲的典范。

3、古典主义时期的前奏曲

推崇理性的古典主义时期,也是前奏曲发展的空白时期,这种自由即兴性的体裁被奏鸣曲所取代,主调音乐的兴盛和专业作曲家对于奏鸣曲的喜爱,使奏鸣曲体裁逐步完善,这其中也有作曲家写过前奏曲,但都没有很大的影响。

4、浪漫主义时期的前奏曲

前奏曲在浪漫主义时期才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体裁的钢琴小品。进入十九世纪,人们的审美观发生变化,由对情感的理性控制,转变到希望表达内心情感,这样就使得一些擅长自由表现个性、即兴畅抒胸怀的小型体裁受到喜爱。

在前奏曲这种体裁的发展史上,肖邦的功绩是不言而喻的。他的24首前奏曲是第一部将前奏曲独立成篇的最优秀的钢琴曲集,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表达无比丰富的情感,休内克对肖邦前奏曲(OP.28)的概括为“钢琴小品中的宇宙”。这套钢琴小品集,每首都具有诗人的灵感,被人们誉为“浪漫主义的格言”。他的每首前奏曲,都是声情并茂、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他把前奏曲的形式提高到他的后来人都未能超越的完美颠峰”。

5、19世纪后的前奏曲

继肖邦之后,前奏曲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钢琴曲体裁,得到了很多大作曲家的喜爱,并创作出各自具有独特个性与技巧的前奏曲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钢琴前奏曲这一体裁,成为十九世纪小型钢琴曲主要创作形式之一。

在福列的全部作品中,钢琴《前奏曲集》(OP.)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全集虽只有9首,但各曲均有自己的特性,每首都由自己单纯的“音乐细胞”展开形成,是充满法国气质的不可多得的力作。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钢琴前奏曲集就代表了他的艺术风格,是他所有钢琴作品的缩影。他的前奏曲每首都有一个标题,并运用印象主义的形式,通过独特、新颖的色彩和声表现光与色彩的变化,勾画出一种朦胧、神秘而虚无缥缈的意境。这部作品是二十世纪音乐的里程碑。

在以神秘主义观念驰名于乐坛的斯克里亚宾所作的多首钢琴曲作品中,“前奏曲”竟有90首之多。由于他的钢琴曲都是典型的无标题作品,加上他从通神论思想出发所作的独特玄妙的和声处理,使一般人对这些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不易理解,因此不常被演奏。而他的同窗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24首具有浓郁俄罗斯民族风格的前奏曲,在篇幅上明显扩大,他成功地将钢琴这一乐器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并很好地把民族音乐融合到他的前奏曲里,因而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流传。

肖斯塔科维奇不但写了32首钢琴前奏曲,而且仿效巴赫,创作了《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曲》(OP.87)。他成功地把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风格特点和二十世纪现代钢琴写法结合在一起,具有独特个性,他的演奏风格最重要的特征是声音像版画似的清晰明确,富有弹性。

6、我国近现代创作的前奏曲

我国也有不少运用“前奏曲”体裁的钢琴作品,如:陈铭志的《序曲与赋格一号》、《序曲与赋格二号》,饶余燕的《引子与赋格》、《引子与赋格――抒情诗》,朱践耳的《序曲第二号――流水》,瞿维的《序曲一号》、《序曲二号》(注:以上曲名中的“序曲”、“引子”,实为由单主题展开的前奏曲)。此外,储望华还作有10余首标题性的钢琴前奏曲等。

二、肖邦《前奏曲》是钢琴“前奏曲”发展的里程碑

巴赫在年前后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属于附加形式的前奏曲,即在赋格曲前加一首前奏曲。直到肖邦前奏曲集的创作完成,才真正标志着前奏曲概念的独立,所以说巴赫是附加式前奏曲的创始人,肖邦才应该是真正的让前奏曲体裁站起来的人。

肖邦很崇拜巴赫,他大胆模仿巴赫的前奏曲的写法,并予以创新。首先,在调性结构上,肖邦的前奏曲学习巴赫运用十二平均律来写作,只是在调性布局上与巴赫的排列不同,巴赫运用同名大小调半音级进上行原则,而肖邦则采用了关系大小调五度上行原则,这样加强作品各首乐曲之间的凝聚力,每首乐曲调性转换自然,使得这24首前奏曲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在曲式结构上,肖邦前奏曲保留了前奏曲原始的艺术风格短小,以及巴赫的单主题及多声复调的创作技法,他非常有特色地选用了一种微型曲式来凝炼乐思,这也是肖邦前奏曲最伟大的创作;在技术上,肖邦与巴赫一样,将前奏曲的写作带有练习曲的性质,并将技术融入音乐中,不同的是,巴赫在作品中是把内心世界隐藏在音符的背后,而肖邦的前奏曲则像一本“个人的日记”(舒曼语),具有更大的情感范围,他把各种声音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汇集成具有个性化的旋律语汇。

肖邦前奏曲属于成熟时期的作品,在写作中探索了一些前人,以及他自己以前都少有涉及的表现领域,运用变音和弦、半音进行和各种转调方法等,使得调性色彩更加丰富,更准确地传递作曲家内心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肖邦前奏曲中“意味着某种全新的东西,也就是印象主义运动的第一声春雷”,的确,他的前奏曲为以后作曲家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三、结语

当然,每个历史时期还有很多作曲家创作前奏曲,以上只是每个历史时期最著名的前奏曲集,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音乐风格,也是作曲家音乐风格和乐思的高度概括,同时作为整个键盘音乐的历史见证,也让我们从中看到键盘乐器在创作风格演奏技术上不断发展的清晰的过程。

前奏曲首先结构相对简单,但对主题、和声、织体的要求很高,它大多篇幅短小,材料集中,组织凝炼,形象鲜明。其次大多前奏曲都是运用24个调来写作的套曲,音乐形象丰富,可谓是一套美丽的画册。前奏曲具有练习曲性,每个时期的前奏曲在钢琴演奏技术上,都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从前奏曲入手学习,能够很快掌握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有利于更深一步地演奏,并研究更难的一些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