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孩子不爱练琴怎么办

来源:钢琴 时间:2023/3/23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经常听到琴童家长们说,一看到孩子练琴就来气。总结起来生气的主要原因有四个:第一、练琴不主动,喜欢找借口,推三阻四。第二、练琴的时候不用心,三心二意,敷衍了事。第三、遇到困难立即退缩,不愿前进。第四、重复出错,后面的学会了又忘了前面的。不按老师的要求练。

但是光生气有什么用呢?指责,抱怨,发脾气,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害孩子,让他们越来越畏惧练琴。要解决问题,关键要认真分析孩子不愿意练琴的原因,是老师要求过高,还是家长陪练不得当造成的。

一、每个孩子天赋不同

天赋的差异表现在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上。有的孩子身体发展得快一些,有的孩子心理发展的快一些,前者好动活泼,接受快,反应也快,但是容易出错,做事不用心。后者比较内向,接受慢,反应也会慢一点儿,做事习惯先想一想,但是内心情感丰富,记东西牢固,较少会重复犯错。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还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设定要求,通过练琴,让孩子达到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从学琴中找到乐趣,不盲目拔高

有些孩子接受快,回课比较好,老师通常会布置更多的作业,家长也会对孩子给予更高的期望。这些无形地就构成了孩子学琴的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处理得好,能够转为动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逆反力量,对孩子造成伤害。

在开始学时,孩子对钢琴的感觉一般都不稳定,表现为兴趣时高时低,情绪忽冷忽热,琴凳上坐不住,练琴时心不在焉等等。这时家长一定要顺势而为,敏锐的把握自己孩子的情绪变化,不断鼓励孩子,诱发学习兴趣,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使他们从学琴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受孩子情绪的影响,认为自己又花钱又耗精力,结果孩子不领情,产生焦躁情绪,开始抱怨、批评、指责,家长的这种负面情绪会反过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对练琴产生畏惧、厌恶、最后甚至自暴自弃。

俗话说:日久生情。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对钢琴和音乐产生亲近感。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三级程度左右,就会对钢琴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了,因为这时候他们就能领会到钢琴乐曲地美感了,已经可以弹一些耳熟能详的钢琴曲了,很多孩子也会主动去找自己喜欢已久的乐曲来弹,这个时候要给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满足孩子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候,家长往往会犯拔苗助长的错误,盲目攀比,比较的标准不是看孩子是否喜欢弹琴,和练琴的方法,而是看谁考的级别高。后果就是把艺术变成了工具性的培训,孩子为了考级过关,每天花大量时间练习考级曲目,枯燥又单调,并且很快就会厌恶钢琴,也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钢琴考级是业余考级,只是孩子学习钢琴的一个指示牌而已,并不能全面衡量孩子的音乐能力。

三、家长陪练的方法

对家长来说,孩子初学琴关键在于合理安排好练琴时间,要在孩子精力充沛的时间段安排练琴,哪怕时间短,仅有十几分钟,只要专心练就是有质量的,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学了一阶段后,不仅要帮助孩子制定科学的练琴时间,还是随时发现问题,帮助调整练琴计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练琴过程中也可以穿插小游戏,识谱游戏,听音游戏等,以缓解孩子的疲劳。到了孩子学习的高级阶段,家长应及时转换角色,由督导转换为孩子的忠实听众,忠实粉丝和学习上最热情的支持者。如果把学琴只看成是老师还孩子的问题,自己却不闻不问,这样放任自流的做法是无法让孩子真正爱上音乐的,孩子的学习还是需要家长耐心的陪伴和鼓励,如果我们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孩子就会更快乐,更有兴趣。

四、陪练小建议

1、把钢琴分为表演和练习两个阶段,让它先表演简单的,给予热情的赞扬和鼓励,并宣布“晋级成功”,允许进入下一阶段挑战新的难度,然后开始进入练习阶段,也可以让孩子充当小老师。

2、宽容孩子的错误,孩子在出错后,不要立即纠正,先让他自己想一想是哪里错了,应该怎么改正,多养成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孩子想不起来,就进行提示。如果自己能自己改正,就给予赞扬和鼓励。

3、适当的休息一两天,适度保持饥饿感。可以带孩子听听音乐会,或者音乐类的电影,增加孩子艺术的审美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很有好处。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一定要让孩子和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态。学琴的目的是为了享受音乐,快乐生活。孩子可以不喜欢练琴,但不能不喜欢音乐。我们不要让孩子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