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变迁。”站在东苕溪码头上,德清洛舍东衡村村民俞荣仁说,“东苕溪,连通京杭大运河,向北是湖州方向,向南是杭州方向。”
今年62岁的俞荣仁自出生起,从未远离过家乡。20多年前,他是村里多位矿老板之一;20多年后,他做起了文化产业,成为一家钢琴生产厂家负责人。
俞荣仁感慨,20世纪末,东苕溪沿岸每隔几十米就是一座矿产码头,运输矿石的轮船日夜不停,河水浑浊不堪;年后,矿产码头尽数拆除,百架钢琴乘着画舫船,沿运河“嫁”到杭州。
从采矿到钢琴,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诉说着德清洛舍东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蝶变。
“矿老板”变成“钢琴企业家”
东衡村里有一座现代化的钢琴众创园,共有企业多家,其中钢琴企业47家。俞荣仁的“博兰钢琴”就坐落于此。“我们站立的地方以前是矿基地,曾挖到二三十米深,后来用渣土回填,这才造起了现在的众创园。”
年,在砖瓦厂工作13年后,俞荣仁入股矿场,干起了采矿生意。鼎盛时,全村有18个矿、23个机组、30多个码头。凿出来的矿石清洗后,废水排到河里,沿着东苕溪流进京杭大运河。
年之前,东衡村矿山实景图
“采矿虽然挣钱,但吃的是子孙饭。”俞荣仁说,村里的环境只能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形容。
因为开矿,家家户户躺着都能赚钱,但由于长期污染,村民连窗子都不敢开,有条件的纷纷搬到县城,江南古村彻底沦为了采矿基地。
为了改变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年,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东衡村陆续关闭矿场,寻求转型。
这时,俞荣仁将目光瞄向了钢琴产业。洛舍镇与钢琴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因为东衡村距离当时的德清县城仅4公里,因此湖州钢琴厂落地此处,给小镇注入了钢琴基因。
俞荣仁的儿子俞旭明没有选择父辈的采矿生意,而是高中毕业就进了钢琴厂当学徒。凭借着儿子的钢琴技艺和儿媳的外贸经验,俞荣仁开办了博兰钢琴厂。
开矿简单粗暴,赚钱容易;钢琴则是技术活,需要经年累月的积淀。俞荣仁却说:“肯定是做钢琴好。”
“干净、体面!”这几年受疫情影响,产值有所缩水,“但企业还在为40多名员工缴纳社保,干得好能拿六七千元的月薪。”俞荣仁为此感到骄傲。
运矿石变为运钢琴
从“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到“回填矿场,琴声悠扬”,这一华丽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10年的探索。
年底,东衡村所有矿山陆续关停,随之而来的局面是:矿产一停,经济为零。村民“失业”、村集体负债,村里人心涣散。
“老百姓送给村委一句话:机埠停,渠道干。讽刺村委没有长远打算。”洛舍镇东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章顺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年2月,章顺龙当选为东衡村党总支书记(年1月,东衡村党总支升格为东衡村党委)。上任之初,他便谋划申报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做起了几千亩矿坑的转型文章。
因为他在杭州发现,杭州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修建地铁、建造高楼大厦所产生的大量渣土、泥浆需要运到杭州周边地区填埋处理,东衡村几千亩矿坑不就是现成的填埋场么?而且东衡村具有离杭州近、水路运输方便的优势,既可节约运输成本,又能给村里带来不菲的收入,还能让矿坑变成有用的土地。最终杭州一家市政公司以1.08亿元与东衡村达成交易,实现填坑造地多亩。从此村里有钱了、有地了,发展的空间变大了。
东衡村钢琴众创园
钢琴产业兴起之初,不少厂房是村委旁边的蚕种场或民房民屋租用改造而成的,场地不专业,与生产规模和生产需求不适配。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东衡村单独规划出亩回填矿场,通过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异地调整入市,建设钢琴众创园。
从东衡村放眼整个洛舍镇,集聚了乐韵、杰士德、华谱等知名品牌和企业,通过提升技术,树立品牌,延伸产业链,区域内多家整琴配件企业发展迅速,多个零部件都能在本地加工,形成了木材加工、钢琴生产两大特色产业。全国7台钢琴里,就有一台产自德清洛舍。
洛舍镇还曾在杭州举行了第五和第六届钢琴文化节,通过百架钢琴秀杭州、运河花船载洛舍钢琴嫁到杭州等创新方式,打响了洛舍钢琴的品牌。年,洛舍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乐器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钢琴之乡”称号。
从运矿石到运钢琴,章顺龙说,现在流经东衡村的东苕溪比他儿时更加清澈碧澄。
东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章顺龙
留住琴声更留住乡愁
东衡村是年浙江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自南宋到清朝,走出了4位尚书和11位进士,这里也是书画艺术家赵孟与管道昇夫妇晚年的归隐之地。这几年,东衡村依托钢琴产业,大力建设“文化东衡”。
走进东衡村新建成的文化街区:道路两边坐落着多家书画体验中心、文创商店和研学游一体化基地,位于街区两边的由钢琴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游客小憩、村民阅读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对外开放。
街区尽头是赵孟管道昇艺术馆,不仅展示了赵孟与管道昇夫妇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承载着举办乡镇会议、承接文化交流活动的任务,是东衡村乃至洛舍镇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钢琴,给村里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章顺龙说,是村民的精神面貌。钢琴众创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老百姓有底气了;钢琴厂里很不起眼的木工师傅也会弹钢琴,大家的文化修养提升了;公共文化场所开起来,书画培训、展览络绎不绝,村民的文化素质提升了。
从粗放走向细腻,从江南走向世界,东衡村的故事,是水乡智慧勤劳的结晶,是浙江共同富裕的佳话,更是中国“两山”理念的写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