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过程中的好多问题都是源于初期的极端教学,大概是如下两种:
一、启蒙阶段过渡强调折指问题并要求掌关节拱得高高的,导致触键位置过于靠前。
掌关节撑住是必须的,但无需太高。抱球式的手型教学过于滞后,会影响后期的跑动。
初期折指问题不要过度强调,更重要的是明确触键位置和体会松弛。正确的触键位置是指尖稍稍靠后有一点点肉的地方,这个位置弹出的音色是柔和饱满的。正确的触键位置、掌关节的支撑、松弛的状态,做到这三点,良好的手型和自如的姿态自然就形成了,规范中带着音乐本身的随性!
然而有些教学过于极端的强调折指问题,初期指关节没力量,孩子为了不折指只能扣着弹琴,经常弹跪,音色不好,状态也很僵硬,还美其名曰地说自己注重基本功,后期真的很难改。
那么折指问题到底要不要纠正呢?答案一定是要的,但是要注意先后顺序。前期入门手指力量达不到,折指是大多数孩子必然会有的问题,但这个阶段教学的侧重点更多的要放到松弛上。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练习,手指有一定的力量后,再慢慢强调折指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二、直接对初学者要求贴键和抚琴演奏就是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吗?答案是否定的。
成熟的演奏者为了快速流畅的演奏会选择贴键弹法,力量蕴含在深处,演奏看起来轻松自如又扎实饱满。有些人就断定只有贴键才是正确的,那么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