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学了……”“当初不是你说喜欢才非闹着来的吗?”
执笔:毛宁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你家孩子在学习上有“三分钟热度”吗?
通俗点来讲就是孩子在学习某一项课程的时候,刚开始热情度很高、学习情绪高涨,但没过多久就偃旗息鼓,钱花出去了,孩子连皮毛都没摸着就不愿意学了。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孩子究竟为什么总是“三分钟热度”?
我们首先要来理解清楚,什么是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其实不同于成年人世界固有的“放弃”模式,孩子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没有恒心与毅力去坚持,而是在通过试错与探索来实现一种对于兴趣的挖掘过程。
1、孩子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
如果心智成熟,完美地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他就不是孩子了。
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是很难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喜好、优势和能力的,而且这种驱动力往往只建立在喜爱的基础上,他们的世界里暂时还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结合自身利弊去抉择。
因此一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打击,就会导致兴趣大幅下降,这就是“蛋壳效应”,从而出现看啥都想学,啥都不坚持的局面,“这山望着那山高”,自然无法专注于攀登眼前的山脉。
2、孩子之间的从众与攀比
“妈妈隔壁的小红在学跳舞,我也要去。”
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实际上要比大人想象的多,很多时候他们对学习的强烈情绪只在同桌多考了几分的瞬间,但时间一长,发现自己追不上或者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心理上就会生出许多消极、烦躁的负面情绪,无法坚持下去。
3、孩子的压力过高
孩子基于学习的兴趣,一定最开始是兴趣与喜欢,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容易因为家长们的期待和高要求而转变为压力,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初心。
当兴趣变成压垮你的高墙,孩子自然不愿意再去顶住压力努力。
家长们对于孩子“学习总是三分钟热度”的看法各有千秋,但其实“三分钟热度”并不是一件纯粹的坏事,毕竟所有的坚持都是从“三分钟热度”开始的。
这是孩子们的起点,因此没有必要过于地害怕这件事情,只要家长们做好引导,“三分钟热度”也能成为孩子腾飞的起点。
几招提升孩子专注度
丹尼尔的《驱动力》中提到过:人的驱动力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生物性的驱动力;二是外部的驱动力;三是内在的驱动力。
而我们想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三分钟热度,最需要做的就是从孩子的内驱力出发,这是一种源自于其本心的干劲儿,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坚持,而是他不知道怎么去坚持。
1、正确挖掘孩子的兴趣
适当的延迟满足,当他想要学画画时,先让他坚持画一周的动物,在考量之后再帮孩子报班学习,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耐心,还让他知道了这是自己的努力成果得来不易,延长了其注意力。
2、制定可行性计划
没有人能够“一口吃成个胖子”,孩子也不可能一天就学成贝多芬和毕加索,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呢?想要成为贝多芬首先得坚持练钢琴吧。
帮助孩子每天制定一点小的目标,理想宏大,但脚步很小,将大的目标分成一个个小而可以实行的计划,学篮球的话今天练会运球、明天学习投篮、后天了解扣篮……
孩子只要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一步步前进,自身的满足感才会化为继续前进的驱动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是最适合孩子的道路。
3、家长的陪伴
之前有位朋友6岁的女儿去学国标舞,孩子练了几天就觉得难,哭着不要去了,于是朋友每天在下班之后赶上孩子的舞蹈课,在一旁当起了“旁听生”。
女儿看着妈妈也和自己一样“滑稽”,但却很专注,就收起了眼泪一起练习,在家里妈妈还时常向女儿请教不会的动作,这种成就感让孩子坚持了下来,最后竟然成为了舞蹈特长生。
这种家长及时地干预和引导,能帮助孩子建立耐心与自信心,当兴趣变成习惯,她就会从枯燥的“新秀墙”里面突破,守好了坚持的防线。
之前不是也出过很多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考研的新闻吗?越是漫长枯燥的征程,越需要家长的陪伴与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