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一名前来涠洲岛旅游的男子火了,因为他在景区做出了不文明行为——
在游客上车集散点,一年轻男子多次用脚狂踢景点内的景观仙人掌,旁人制止无用,他反而更加凶狠的踢打了起来。没过一阵,只听得咔嚓一声,一根巨大的仙人掌断裂在地,随后该男子匆匆离开现场。不过他的不文明行为都被监控视频给记录了下来。
让人气氛的是,当时他的母亲就在旁边,不仅没有制止他的坏行为,反而在众人指责他破坏公共财物时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替自己的孩子开脱。虽然最后他们被处以元的罚款,但被破坏的仙人掌却没有办法再被连接起来。
最让人痛心的事情是,这种破坏公物的情况屡禁不止,频繁发生。
男子踹断景区仙人掌,还有小姑娘踢坏电影院屏幕,破坏公物现象频发
10月4日,海口一电影院也遭到了熊孩子的毒手——
一家长带着两小朋友来到电影院看电影,播放的是某部动画片。电影开场以后,两小朋友兴奋地跑到荧幕前,用脚连番踢踹。家长全程目不斜视,没有丝毫制止的行动。电影结束以后,工作人人发现了银幕的异样:全是脚印,成像也不够完美。?
银幕不同于普通幕布,它是一种特殊设备,上含金属粉。两个小孩对银幕的踢踹,导致幕布上金属粉掉落严重,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电影播放,商家只能找专人制作和挂幕。两小孩脚踢银幕的行为直接导致一万多元的荧幕报废,这还不算等待的半个月里,商场流失客源造成的间接损失。
打开网站,看得最多的消息就是大家对于熊孩子的吐槽,有用可乐“帮忙”清洗钢琴的,有做客亲戚家却把亲戚的手办拆得七零八落的,还有故意把共享单车推到河里去的,甚至有调皮把女童独自放进电梯里、最终导致女童坠亡的……
现在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样,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具体哪儿不一样呢?大概就是他们的胆子更大、更野,生活中的规则根本束缚不住他们,或者说他们不曾被规则约束过。每次看到熊孩子调皮犯错的新闻时,我都会在心底深深地叹一口气:熊孩子太多了。
熊孩子的出现,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必要额烦恼,最让人郁闷的是熊孩子的家长往往不把他的熊行为放在心上,自己不加教导,还不允许别人替自己教育。他还是个孩子,家长必须警惕,不加教育的孩子就像拿着刀的强盗,可以为所欲为。
孩子们破坏公物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不是傻子,为什么这么多智力健全的孩子总是做出一些错事、破坏财物毫不手软呢?
1.缺少外界的提醒
快递在寄送玻璃制品时,会在纸箱上贴上易碎标签,提醒快递员轻拿轻放,不要暴力运输。可在公共场合,我们很难看到一些温馨提醒,比如物品易碎、禁止触摸等。这给了熊孩子一个暗示,虽然你没说可以碰,但也没有说不能碰,我碰一下应该没什么吧。
大人在面对公共财物时有这样的意识:这个东西不能碰,这是常识。可这些基本的常识孩子不一定知道。外界没有提醒,熊孩子的父母不把这些当回事,在熊孩子做出熊行为时并没有丝毫的制止行为,这又助长了熊孩子的气焰:下次我还这样做。
2.不用承担后果
弄坏了公共财物,家长以一句“他还是个孩子”,轻易的就给熊孩子的行为做了开脱。如果有人指责家长和孩子的行为不当,家长还会撒泼打滚,以逃避惩罚。家长没有一丝责备,外界的风雨被父母挡住,熊孩子不仅不用承担后果,连指责都没听到一句,又怎能要求他下次不做这样的事情呢?
如何教养出爱护公物,文明守礼的孩子?
家长以为呵护着熊孩子不被责骂就是对孩子的爱,但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家长不及早对熊孩子的熊行为采取制止措施,他会受到更严重的惩治。家长应该从当下开始改变,把孩子教养的文明守礼、爱护公物。
1.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小孩子生长过程中有很多敏感期,不仅是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疯狂探索外界、获取知识的时候。但这种探索在带来良性影响(获得之前不会的知识)的同时,也会带来恶性影响(身体受到损伤),钻洞就是其中一项。
孩子到了某个阶段,会很迷恋用手指去钻洞,钥匙孔、插座孔、门洞等地方一处也不放过。但插座有电,电流很强,孩子不知道受伤了怎么办?家长就会提前告诉孩子“这样不可以”,一次两次、三次五次,说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会避过这样的行为。
对孩子的教育就应该从小事做起,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事情,家长提前做好区分,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养成不随意破坏和捣乱的意识。
2.孩子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请让孩子自行承担。
一个小男孩喜欢踢足球,有一天他在院子里踢球,足球飞起来撞坏了别人的窗户。他回家告诉父亲,父亲没说什么,让他自己去邻居家道歉并赔偿损失。赔邻居家的玻璃花了不少钱,比他零花钱多很多,他只有天天做家务、捡垃圾来抵债。后来他再也没有因为踢球损坏过别人的财物了。
孩子的熊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怎么说他都不听,因为他做错事情以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所有的后果都有人帮他承担了。家长们,我们不鼓励不让孩子犯错的行为,但我们支持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因错误衍生出的后果由孩子承担。
3.把孩子当成大人看待,不要纵容
“还是孩子”似乎成了熊孩子的保护伞,只需要躲在这招牌下,什么也不用操心,这不对。孩子能听懂家长的建议和提示,家长要学会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来看待,教育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家长代办。
熊孩子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不听话,而在于家长的纵容和不加管教,这很不好。但愿家长们都能好好约束自己的孩子,减少熊孩子的诞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