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拨动琴弦,这个社区残疾人在音乐课堂里

来源:钢琴 时间:2023/1/31

极目新闻记者王峻

通讯员史雅琴熊婕

晌午时分,酷暑难耐。

一扇玻璃门将室内和室外隔成两个世界。

7月27日下午,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文卉苑阳光家园内窗明几净、凉风习习,橱窗内摆放的手工作品琳琅满目,不远处传来阵阵音乐声。“我们阳光家园每天安排不同课程,帮助学员学本领增才干。”百步亭社区文卉苑阳光家园负责人介绍,七月初文卉苑阳光家园开设吉他班,成立“百步亭阳光家园小乐队”,社区党委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动社工组织、社区文化志愿者及音乐专业大学生走进社区,圆残疾人音乐梦,让他们生活丰富而有序。

00:40

人生第一次

6、3、2、1、2、3预备走……在阳光家园活动室内,10多名学员跟随音乐老师李功伟节奏,拨动着手中的吉他,做简单和弦练习。

今年51岁的黄茂均在阳光家园生活了五年,在这里他学会了吹口琴、做手工、打太极,是学员眼中名副其实“文艺爱好者”。如今黄茂均弹起了向往多年的吉他,“这是人生第一次”。

黄茂均抱着手中吉他,左手轻抚在琴弦上,右手拨动琴弦乐此不疲,琴弦沿着指尖划过发出清脆的声音。从小黄茂均就有个音乐梦,由于下肢行动不便,经济能力有限,学吉他成了黄茂均可望不可即的事。

“如果出去学吉他,一节课就要几百块钱,我们负担不起这个‘小梦想’,现在我们不仅有了吉他,社区还为我们请来专业老师辅导,圆了我们的梦!”黄茂均说,老师很有耐心,针对不同队员的身体情况,手把手指导动作。经过4节吉他课的练习,他们已经学会了基本的指法、和弦。

在阳光家园里,像黄茂均一样热爱音乐的学员还有很多。90后小雨(化名)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学员们看到电视节目里的乐队乐手弹着吉他唱歌,小雨心生羡慕,这些细小而又真切的愿望,如今在阳光家园成为现实。

面对这群特殊学生,音乐老师李功伟有着满满成就感。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的李功伟,一直从事特殊人群公益教育,教授残疾人音乐,对于残疾人教学困难大,需要提前做功课,拆分音乐学习过程,把知识剖析更简单,“得付出更多耐心和爱,看到学员喜欢音乐玩音乐就感到很不容易,希望用音乐开启他们人生的另一扇门。”

稳稳的幸福

在阳光家园大活动室里,10余名学员围坐在一起,一边做串珠一边观看东京奥运会,房间里大空调吹出冷气,室内温度显示22℃。

75岁的郭幼棠是园内年龄最大的学员,手工活很利索,小时候因骨结核病导致肢体残疾,在阳光家园生活8年里,他早把这里当成了家。每天早上9点郭幼棠出门,不到10分钟路程就到了阳光家园。“就像家门口服务驿站,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很方便。”

郭幼棠对阳光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园区氛围很好,大家像家人一样相处,日常的生活需求都可以在此得到满足。平日里,社区“困难妈妈帮”等志愿服务队来陪他们聊天、学习、活动大家相处和睦融洽,遇到困难共同克服,相互关心,在园区内生活有十足的幸福感。

这些点点滴滴,串起一个个暖心的日子,让每个学员脸上溢满笑容。在阳光家园27岁的忻俊冲十指翻飞,优美的旋律从黑白键涌出。冲冲从小患有自闭症,无法与正常人交流,音乐成为心灵窗口。冲冲入园后,百步亭社区残联为冲冲置办电子钢琴,他每天在阳光家园弹弹琴、做手工、练书法,生活惬意充实。“园内开设各种课程,让孩子找到乐趣融入社会,在阳光家园我们很放心。”冲冲妈妈笑着说。

据悉,百步亭社区文卉苑是武汉最大的保障性住宅项目,年社区成立阳光家园,开设残疾人康复训练、手工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课程,为残疾人提供日间托养及庇护性劳动,做到难有人管、事有人帮,苦有人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