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把位的分解和弦
移动把位中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要想让其成为一个音乐线条,就必须将低音与分解和弦二者的演奏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低音与分解和弦的相互演奏,所展现的音响效果非常具有特点,同时分解和弦的展开与扩展和低音结构非常相似,因此,二者结合会形成非常鲜明的伴奏音型。
低声部弹奏力度加强时,与分解和弦形成比较,这种演奏模式非常具有层次感,当分解和弦通过扩张为起伏较大的旋律线条时,低音声部的进行与独立性就会有所削弱。这两种要有模式是低音和分解和弦一个为主要表现形式时的艺术诠释,同学们要多去钢琴上尝试。
1.低音与分解和弦的形式
关于低音与分解和弦的形式,由于谱例清晰度的原因,本内容将不展示具体谱例,如有需要可以私信正步音乐教育,本内容将主要针对记谱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低音声部与和弦分解结合的记谱法一共有两种形式,分别包括低音声部与中声部在一个谱表中,这种记谱方式属于较为简单和方便的记谱方式,更加强调线条的流畅优美;另一种是低音声部与中声部分开的一种记谱方式,这种记谱方式非常具有层次感,记谱特点为鲜明,一目了然,更加强调谱表中的清晰感。
2.低音与分解和弦结合对艺术的诠释效果
这种艺术诠释为我们之前掌握的内容与现在低音声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由于低音与固定手位伴奏音型的结合使音域加宽,同时也使低音声部本身的表现力得到发展,因此,低音与中声部结合的表现力大大超过了原来固定手位伴奏音型的表现力,但中声部本身的特点并没有改变。
为了使音乐表达更加具有歌唱性,同时,音乐更加具有宽广和稳定性,一般都会运用结合的演奏方式进行艺术诠释。比如为了使音乐效果深沉宽广会加入低音声部,又为了使音乐效果舒缓流畅会加入中声部且此声部较为起伏,为了使音乐具有歌唱性会加入高声部,并演奏主旋律第一乐句和骨干音。
通过以上演奏形式的结合,逐渐对音乐进行推动,到了第二乐句时,可以弹奏旋律,让音乐产生流动性,可以加入八度音程,让音乐更加具有层次感和呼应性,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使用以上形式,还可以运用左手低音与分解和弦的和声色彩,旋律的延留音等音乐元素作为艺术诠释的背景,突出音乐主题,来塑造音乐形象,为音乐表达服务。
二、移动把位的半分解和弦
半分解和弦在演奏过程中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指法演奏,因为半分解和弦演奏在中声部,所以,就没有低音演奏技巧,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个相对固定的伴奏音型和轴,并以次为起点进行交替演奏,交替演奏过程中会出现半分解与低音声部;半分解单独使用。
无论使用哪种伴奏音型都是可以的,目前来说半分解和弦与低音声部结合的方式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因为两者的结合演奏形成了一个具有层次感的伴奏音型,再加上这种伴奏音型具有抒情优美和深情宽广的特点,在表现抒情和深情相结合的歌曲中被广泛应用。
1.低音与半分解和弦的形式
低音声部在伴奏音型中具有平稳宽广,层次鲜明的特点,中声部半分解和弦具有深情饱满与流畅舒展的特点。由于谱例清晰度的原因,谱例不在这里展示,请私信正步音乐教育。
2.低音与半分解和弦结合对艺术的诠释效果
为了使音乐表达具有持续和饱满的效果,一般会加入低音声部,然后通过低音声部弹奏的力度,踏板的踩踏及低音本身的艺术效果来得到更好的艺术诠释,并且还会对中声部的音响效果形成一个烘托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