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装问题
钢琴是乐器之王,钢琴演奏是一门高雅艺术,上台演出必须搭配高雅的礼服,这也是对艺术的尊重和对评委老师的尊重。运动会要穿运动衣,工作要穿正装,舞台要有舞台装,服装要和环境和氛围以及专业协调,这样才会突显出自己的气质和专业气场。
每次考级钢琴比赛都有这样的情况:有的选手穿着得体,无论从色彩、服饰的风格还是装饰品的搭配上都精心配置,令人赏心悦目,为其演绎的作品增色不少。而有的选手就穿着随意——男孩子随意地穿着T恤牛仔、花衬衫配休闲裤;女孩子冬天穿着棉袄、夏天穿着小短裙配凉拖就上台弹奏了,让人觉得随意、邋遢、精神面貌差。第一印象被打了很大的折扣,甚至会影响到这个选手的最佳分数。
所以,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考级,服装要与乐曲风格协调,与演奏环境协调,要彰显孩子们的灵气、活泼,要体现沉稳,要落落大方。
二,台风问题
每次监考都能够看到一些台风非常好的孩子:西装革领,眼神坚定,自信满满,表演有气场,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弹得不错,一看就是经常参加演出的样子。
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上台时眼睛迷茫,没自信,甚至紧张到不知道从哪上台,最后直接爬上凳子弹琴的都有。
台风是观众对表演者最直观的印象,台风也反应了一个表演者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台风训练是展示自己最好的名片,台风更是比赛和考级加分的一项。
提升台风的方法就是多参加演出,多上台锻炼,最好的经验就是实践。
三,坐姿问题
这次监考河南濮阳站考级当中,发现大部分孩子不知道去调整凳子,凳子在哪人就直接坐下开始弹奏,整个身子贴着钢琴,胳膊自然是难以舒展,更不可能弹出通透明亮的声音,也就直接影响弹奏效果。钢琴演奏的正确坐姿包括以下方面——
凳子与钢琴距离:琴凳置放距离因人而异,主要根据各人的臂长来定。坐的太近,身体贴近钢琴,使整个躯干失去活动余地,影响了手臂的舒展和手的活动,力量无法传送到指尖;坐的太远,伸直胳膊弹琴,既不自然又不方便,影响对键盘的控制,不利于力量的集中。
琴凳高度:琴凳高度决定了钢琴演奏中手臂力量的传送方式,对于儿童弹琴至关重要。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个头高矮、躯干比例等方面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钢琴的高度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要调整适合自己坐凳的高度。
踏脚凳:年龄小的孩子如果脚够不到地,容易缺少稳定的支撑点,失去平衡。此时必须使用踏脚凳,以防止弹琴时身体失去支撑点,从而使身体重心后移,影响弹奏时力量的运用。
坐凳规范:一般是坐琴凳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坐的太满首先会影响双脚落地的支撑作用,如果身体没有双脚的支撑,身体的重心必然不稳,演奏会失去稳定性,变得没有把握。坐的太满还会使身体重心全部移到座位上,弹奏容易失去平衡,身体的活动受阻,从而妨碍力量的传送。
正确的坐姿,是为了将身体重心前移,略向前倾,双脚踩实,支撑点放在脚掌上,以便于弹奏时重力能够顺畅运送至指尖。坐姿正确是弹好钢琴的基础,也是各种演奏技术得以正确发挥的前提。
四,读谱问题
有的孩子弹一首曲子总是出现一些错音,这都和平时练琴时不重视读谱有关系。
乐谱是记录音乐的“文字”。乐谱上记载着作曲家希望传递给他人的全部信息。读谱是钢琴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读谱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它贯穿于钢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拿到一首曲子,要搞清楚什么调号,是升号调还是降号调,高低音谱号不要混淆。每一首曲子都有一个拍号,例如四四拍,三四拍,二四拍等,曲子里面有不同的节奏型。还有各种音乐术语,表情记号等,都要诠释完美。
要注意各种弹奏方法,演奏记号、力度标记、速度标记等,同时它贯穿于我们钢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读谱这一关键的环节就好比建造房屋之前打下的基石,只有在建造房屋之前打好了地基,那么房屋才能在后续的建造过程中进展顺利。我们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高效、准确的读谱,使我们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最大的进步。
五,忘谱
忘谱子主要有两种情况:紧张和曲子熟练程度不够。
不管是比赛还是考级,每一次都会有孩子紧张,有的紧张的发冷,有的紧张的热,导致曲子断,忘谱,没有表现力,等各种问题,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上台多锻炼,只有多登台才能训练出强大的心里素质,有了强大的心里才能把能力体现出来,从而找到存在感和自信心。
大部分孩子都是因为过度紧张,缺少锻炼,后期只要不断参加活动,演出,比赛,让孩子不断历练,就一定会越来越自信。
第二种曲子不熟练一般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多一些,由于平时作业多,练琴时间太有限了,再加上没有准备好就上场,就很容易忘谱子。
所以,要认真上课,刻苦练琴,打好基础,多上台锻炼,多参加活动,这样才能踏踏实实地学好钢琴。
六,程度问题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保证不了稳定的练琴时间,甚至平时不练,要考试了才突击,这就造成了盲目去弹音符背音符,而不是在弹音乐,急于求成的心态造就了一首首失去灵魂的音乐,至于对音乐的表现力就更没有了,曲子风格吗也顾不上了。
有的家长为了考级而考级,练琴时间又达不到,可以说用入门级的练琴时间来完成高级别的作业,就相当于用幼儿园的作业时间去完成高中课程,那肯定是各方面远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标准。
有的家长想让孩子“速成”,打算在小学毕业之前考过十级,以便以后有时间学习文化课,为此就让孩子拔高跳级。岂不知这样会影响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表现力以及我们做家长的初心!
有些家长,对乐器学习过程没有正确认识,在攀比心理驱使下,不顾孩子实际程度、不听老师劝告,盲目让孩子跳级考试,老师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辅导。因孩子基础太差,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七,节奏不稳
节奏不稳是孩子们常出现的问题,有时候声音就像喝醉酒的人走路的样子,跌跌撞撞的不稳,力量不均匀,节奏忽快忽慢。
那么如何去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呢?答案很简单:上好理论课,也可以说素养课,节奏是理论当中的其中一项,而理论又是一门学科,它需要循序渐进的去学习。
现在的孩子由于时间紧张不上素养课,只是利用钢琴课堂吸收一点简单的常识,这是远远不够的,导致后期在弹琴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错音、错节奏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上过素养课的孩子在学琴过程中更加的轻松,无论音准还是节奏,还是对音乐的表现力以及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都会更好。
只有理论加实践才能走的很稳,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一句话,用在这特别合适: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理论,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
八,音色问题
赵晓生在其所著《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提出:决定钢琴音色的要素有五个:触键方向、触键高度、触键力量、触键速度、触键深度等。
老师在教学中,都会把这些教给学生,但前提是要有好的技术。
总而言之,学钢琴必须认真上课,多练琴,打好基础,并且多上台锻炼,多参加活动,这样在比赛和考级中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钢琴课一停,文化课就下降,这是偶然的吗(樊小亚)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钢琴课(樊小亚)
钢琴教育专家樊小亚简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