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文章作者来自报道《上海社区电台SHCR
从无到有的音乐理想国,是怎么做出来的?》中的驻场DJ/撰稿人EverlastPhantom。
怎样长生不老?如何永葆活力?这个问题对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对于喜欢在夜间出没的你来说似乎还并不紧迫。但有备无患,咱总要经历那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你的DJSasha作为一个过来人,早就已经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不停的向世界广播——把每一夜都活成LastNightonEarth。
在44KW演出的Sasha
Photoby44KW
如果你在俱乐部舞池里看到有人站着不动并且交头接耳,那么他们十有八九是在说一件事:今儿DJ太差劲了。再之后他们就会开始讨论抽根烟/转场/开房等其他节目。是的,虽说艺术是自由的,这是一句大废话,可某种程度上,DJ还是需要在意听众的想法,观察他们的反应,用声音建立沟通,这是他们把人留在自己舞池里的基本手段。
Sasha做到了用他的音乐
同时说服地上的派对动物
和地下的锐舞精英
我们似乎不得不说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听不懂和落俗套之间,怎么找一个平衡点呢?
如何寻找平衡?对现代生活的观察告诉我们,会知道这种问题答案的人,基本都封神了;而能够在声音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中找到平衡就更难了。DJSasha就是其中一位,甚至可能是最好的一位,毕竟他可是年全球最权威的《DJ》杂志-TOPDJs票选榜单冠军。并且还做到了用他的音乐,同时说服地上的派对动物和地下的锐舞精英——如果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一定会感到这简直难如登天。
在44KW演出的Sasha
Photoby44KW
这并非言过其实,如果你去过了Sasha近日在上海知名俱乐部44KW的那场演出,又对俱乐部场景有所了解,那么你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而少见的现象。我说的不是队伍的长度和舞池的拥挤度,那都是相当可以预料的,但平时相看两厌的那两波人(或者几波)竟然也能够在这个舞池中达到了一种微妙和谐,这就有点奇妙了。也许音乐有一重境界叫作bridgingthegaps,弥合这个世界上的裂痕。显然,Sasha的音乐有着这样的魔力。数一数那些在乐界叱咤多年依旧不老的声音的制造者,他们都把这一点做得很好。
就跟所有叛逆的孩子一样
19岁的他走进了那间曼彻斯特的
Haienda俱乐部
在成为DJSasha之前,北威尔士人AlexenderCoe从小就是个乖乖仔。学习成绩优异,会弹钢琴,在17岁那年拿了奖学金,顺利进入了哈特菲尔德学院,按理说这么走下去,在一条常规的道路上成为人生赢家是妥妥的事了,当然,意思是,如果没有那个注定发生的时刻的话。就跟所有叛逆的孩子一样,19岁的他走进了那间曼彻斯特的Haienda俱乐部,那个空间回荡着糙了吧唧的AcidHouse营造的一种叛逆氛围。在这个画面中,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年轻人蠢蠢欲动,头皮发麻的感觉。那一刻,他感到自己人生的新世界大门被打开。
在44KW演出的Sasha
Photoby44KW
他开始感到,那种名校毕业上班挣钱的模板式未来毫无吸引力可言。于是Alexender选择了中途辍学,钻进俱乐部去做了DJ。对于买唱片的狂热和演出的低收入,让本就囊中羞涩的年轻人一度负债,于是他开始在非法仓库派对中表演,同时在朋友的帮助和演出经验的累积下,逐渐磨练着对拍和混音技巧,并在上手后迅速开始尝试投入到制作中去。随后,他发布了自己的第一首单曲《Appolonia》。
进入Renaissance效力
上《Mixmag》首期封面
和麦当娜、化学兄弟合作混音
成为百大DJ第一名
获得格莱美奖提名……
第一次的经历总是羞于启齿的:拍子对的乱七八糟,把EQ中的高频错当作音量控制,甚至手里拿着耳机不知道往哪儿插…优等生的首次登台和其他叛逆小青年、甚至在俱乐部场景时常看见的新人没啥不同。但这不妨碍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和对于音乐的感知,去制作精彩的专辑,进入Renaissance效力,上Mixmag首期封面,和麦当娜、化学兄弟合作混音,成为百大DJ第一名,获得格莱美奖提名,甚至,在遭受耳伤之后用一张《Airdrawndagger》再度突破自我…后来的事情你大抵都知道了。
登上《Mixmag》杂志首期封面的Sasha
有什么事情是想做却从来不敢做的?这个问题对于Sasha来说可能很难回答。毕竟那些你现在还觉得最牛X的事情,他在年轻时都已经做了个遍。而此时的Sasha,刚刚步入天命之年,他说自己最想干的事儿是尝试水上运动。
在44KW演出的Sasha
Photoby44KW
Sasha第一次来到中国演出是年,正是上海俱乐部场景形成的萌芽时期。那时的媒体在报道中用了“令国内演出市场恢复一线生机”这样一句话去形容他的到来。时隔十五年,Sasha再次带着他的时代之音来到这个城市,感受这里不同往日的勃勃生机。
现在的俱乐部年轻人
正如当年走进TheHaienda的
那个略显拘谨的威尔士青年
这十五年间,互联网及数字音乐的介入不断冲击着全世界的俱乐部场景,上海的场景发展速度更是远胜于世界任何一个城市,你可以在这里出其不意地听到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音乐现场。年轻人正在因俱乐部的存在而获得愉悦,受到启发,甚至参与其中,用滚烫的热情去浇灌这个场景的成长。他们,正如当年走进TheHaienda的那个略显拘谨的威尔士青年。
年,LastNightonEarth诞生
Sasha对于这一厂牌的命名灵感
来自于查尔斯·布考斯基的诗集
年轻时辍学的经历,并不妨碍Sasha将对于文本语言的兴趣进行下去。阅读让他常常在在旧日的箴言中发现与当下时代共鸣的情感。年,LastNightonEarth诞生,Sasha对于这一厂牌的命名灵感来自于查尔斯·布考斯基的诗集——这听起来,正是那个不停喝酒的诗人会在夜间微醺后说出的只言片语。
这令人想到老生常谈。把每一天当成地球上的最后一天,你会收获意义;把每一夜当成地球上的最后一夜,你可能会永远年轻。如今来看,意义早已无足轻重,还是保持年轻比较紧要。
在44KW演出的Sasha
Photoby44KW
在上海44KW的这一次演出,Sasha如同以往一样提前来到这里试音,触摸joggingwheel,选歌,调试EQ,然后,感受他的声音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场景中的存在。严格来说,这件事他做了三十年了。这挺让人感动的。年龄显然不能阻止Sasha与时俱进,毕竟今年他50岁了,依旧在做20岁时热爱的事情,已经是值得叛逆小青年们学习的人生轨迹。
可能长生不老的秘诀就是保持聆听,如同Sasha一样。
特别鸣谢
44KW俱乐部
为我们持续带来好音乐
DazedDigital
专题编辑:Tian
撰文:EverlastPhantom
图片:44kw
设计:SONO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