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海豚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今天讲述一个十年前的事,目的不在于往事重提,而是想借鉴这件事,老生常谈一个关于孩子的话题:为什么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十年前,一篇字的高考作文,引起了一阵轰动。当时,阅卷老师初看此文时,内心一阵忐忑:一篇不到字的作文,里面还有30个字,连自己也不认识。最终,这篇作为被阅卷组评为满分作文。
01《绿色生活》,横空出世
考场外,一个高中生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考场。他叫王云飞,是江苏省如皋中学的学生。
在高考前2个月,他便有条不紊开始备战高考。“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是王云飞的座右铭。这是古人给予他的道理。他非常明白,只有保持平常心态,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考语文这一天,他迅速做完了基础部分,开始构思作文部分。这次作文的题目是《绿色生活》。王云飞开始打草稿、修正,然后誊上试卷。一篇文言文作文《绿色生活》,横空出世。整篇文章用词准确、气势磅礴、文言韵味十足。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状。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jiā]。每啮毚臑[nièchán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
交上试卷,王云飞从容地走出了考场。然而,一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让阅卷老师花了好几个小时没看明白,其中还有30个字,连自己也不认识。当时,阅卷老师以“怀疑卷”提交给专家组。专家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阅后,发现文中有五六十个字,自己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经详细阅读资料后,这一篇《绿色生活》被专家评为满分作文。最后,王云飞被东南大学“破格”录取。
02没有兴趣,就没有奇才
王云飞家住农村,父亲平日在外打工,母亲在当地一家工厂上班。家里有爷爷奶奶,还有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叔叔。爷爷奶奶在生活上尚能自理。王云飞平日会照顾叔叔,闲暇时喜欢看一些古文书籍。
那时候,他还是高一的学生。高一课余的时间比较多,同学们聚在一起会闲聊,而他觉得需要做点什么。不知为何,便对古文有了兴趣。为了能多认识一些古文字,从选修课一路读到了《史记》、《资治通鉴》、《尚书》等。
随着他阅读量的积累,基础也更加的扎实。在别人看来晦涩难懂的文字,在他眼里变得更加的灵动。他在阅读古文中,享受着文言文特有的魅力,和古人交谈与千年。王云飞说:自己对文言文的功底,并不是谁教出来的,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兴趣。
03父母培养孩子兴趣的3种情况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人们再熟悉不过了。但一些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并不能很好的把握。其实,父母更为困惑的是:如何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父母在培养孩子兴趣时,通常会有3种情况。
1)撒网式培养
这类型的父母通常会考虑孩子的意见。妈妈会问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孩子则一脸茫然的表示,他似乎除了玩,对啥也不感兴趣。于是,妈妈便结合孩子平日表现,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兴趣变化太快了,妈妈根本跟不上节奏。刚给孩子报了绘画班,他还没学一个月,就没有兴趣了。于是,又给孩子报了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这类型的妈妈认为:孩子技多不压身,多才多艺挺好的。
2)互补式培养
这类型父母培养孩子兴趣的方法是:缺啥补啥。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给孩子报了散打班。原因是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他家的孩子很瘦小、不善交际,于是经常被一些“坏孩子”欺负。孩子被欺负怕了,不愿上学了,朋友无奈给孩子转学,并报了散打班。
3)掌控式培养
这类型的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着重培养孩子某一些才能。孩子在兴趣上,没有过多选择的权利。他们的兴趣,会在父母的掌控中。比如,父母是钢琴家,可能会着重培养孩子练钢琴;父母是个商人,可能会把孩子送进美国MBA。
对于以上3种情况,并没有绝对的“利弊”,都会出现一些好的情况,或者坏的情况。那么,更好的一种培养孩子兴趣的方式是什么?发现孩子兴趣,再着重培养。
04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
孩子出生后,都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标签,即便是一对双胞胎,在性格上也会有所差异。在日常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有些孩子像只小猴子,从一块沙发跳到另一块沙发上;有些孩子是个“小话唠”,每天喋喋不休的像是在演讲;有些孩子善于做自己的事,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打扰他;等等。
据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化理论,每个孩子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都会有自己更为擅长的领域。他将孩子的智能区分为8项: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父母在培养孩子兴趣时,先观察孩子在哪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然后再着重培养。比如,孩子是个“小话唠”,培养孩子语言方面的才能,孩子可能会更加喜欢;孩子喜欢做自己的事情,可能在艺术、研究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追求。
结合孩子突出的优点,再发现孩子的兴趣,最后着重培养。这会让孩子在兴趣的引路下,不断探索、不断向前。至于爱因斯坦为什么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显得并不重要了。当一个人兴趣盎然时,就会产生强大的求知欲,这是孩子无限的动力……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