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青年说
怎样练好钢琴?青年创作型钢琴家零距离分享心得!
还记得年底做客“华裔青年说”的英国华裔青年钢琴家杨远帆么?
六岁开始学钢琴,八岁通过英皇钢琴级别考试最高级第八级优等,十岁获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钢琴音乐演奏文凭,在众多国际钢琴比赛中夺冠,还能自己作曲,是一位创作型钢琴家……
如此优秀的钢琴家,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本期“华裔青年说”,我们再次邀请杨远帆,与大家共同分享钢琴学习的经验与心得。
以下是与杨远帆的对话:
Q:您觉得理论性课程对实际弹奏钢琴有什么帮助?
杨远帆:理论和实践是讨论钢琴学习的一对重要范畴。理论性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原理、音乐历史、音乐流派、音乐审美等方面的课程。在中高级阶段,理论性课程想要培养的,不仅是弹琴者的知识,更是修养。因此,从功能的角度,实践性主要诉诸于弹琴的技巧性,而理论性主要体现于弹琴的音乐性。
技巧性是指弹琴者的基本技能技巧,在物理性上足以表现乐曲所达到的演奏难度,如手指触键的力度、速度、清晰度、圆润度,踏板与手指配合的和谐度等,符合乐曲表现的特点和要求。
音乐性是指作曲家所处的时代风格和作品所要传达的乐思、神韵和情感在演奏中的完整、准确的表达,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弹奏现象,而是一个综合的演绎现象。它体现了演奏者对乐曲“字里行间”及其内涵、情感的理解的深度,对作曲家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特质的把握,同时,它还显示了演奏者个人风格化的文化意韵、乐理素养和艺术特质。
理论性课程正是加强弹琴者在音乐性上的艺术涵养和心灵感验,它们对于实际弹奏钢琴的影响和帮助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
Q:在弹奏一首钢琴曲时,如何做到准确的传达并让观众体会到这首曲子所包含的情感倾向?
杨远帆:“准确传达并让观众体会到一首作品的情感倾向”达到的是高品位的演奏效果,它的前提是技巧性与音乐性的高度统一。
怎样才能做到呢?要表现作品的音乐性,首先是理解作品的音乐性。演奏者需要深度理解、分析一部作品的内涵、神韵、结构、形式等。正像朗诵家朗诵一篇文学作品,如一首诗,对它的理解,不仅是认识它的字、词、语,而是要从内容上深刻理解它的主题、意境、涵义、情感,还要从形式上理解它的结构、意象、修辞、风格等,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一系列的文学要素,调动相应的朗诵技巧,才能产生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的朗诵效果。
因此,对音乐性表现的高度,首先取决于对音乐性理解的深度。这种深度理解体现的是演奏者的乐曲鉴赏力。其次,与乐曲鉴赏力相关,演奏者还应该具备高度的演奏鉴赏力:当他理解了乐曲的音乐性,他要知道怎样调动演奏的技巧和手段,或者调动怎样的技巧和手段,去精微、完美地表现乐曲的音乐性。演奏的高下之分,不在迥别,而在微殊。迥然之别,立下可判;但微妙之殊,更是演奏家需要着力去思考去表现的。
Q:对青少年学琴,您有哪些建议和经验可以分享?学琴是否越早越好?如何提高练琴的效率?
杨远帆:青少年朋友学琴,有两种方向,一是作为素质教育,爱好培养;二是作为专业发展,职业追求。对于前者,学琴主要从兴趣出发,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真地练琴,持之以恒,就会取得好的效果。对于后者,要求更高。
无论哪种方向,我的建议是,学习钢琴要从兴趣和潜质出发,理想的状态是:弹琴既是自己的所爱,也是自己的所长。
因为学琴离不开练琴的效率。关于练琴,核心是苦练和巧练相结合。苦练的涵义不需多说,但巧练有一些特点值得探讨。我的理解包括三种方式:
第一,结构化练琴。“结构化”包含三项内容:一是预习,二是练习,三是复习。“预习”是指老师上课之前,自己准备,将曲子弹练到习琴者个人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练习”是上课之后,按照老师的要求练琴,力求尽可能体现老师的理解和意图。“复习”则是曲子弹好之后,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再弹练,以巩固记忆,避免回生。预习、练习、复习三项内容彼此联系,互为依托;这种结构化练琴体现了练琴者的计划性,避免了盲目性,从而提高了练琴效率。
第二,研究化练琴。“研究”的对象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研究音乐作品,首先是研究乐谱本身,争取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音符、附加符号、文字提示和加注本上的说明和要求。其次是研究乐谱以外的与作品有关的信息,例如作曲家生平、作曲背景、作品涵义、相关乐评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全面而准确地理解作品。最后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演奏家对作品的演绎。
另一个研究层面是自己的演奏,要从自己弹奏的声音入手来研究自己的演练。声音不是单纯的,它是具有不同色彩和表达性的,例如,有的声音如歌唱行吟,柔美抒情;有的声音如诉如泣,沉抑悲凉;有的声音如珠玉落盘,颗粒感强;有的声音如洪水奔泻,壮阔雄浑,等等。在乐曲中,不能说哪一种或哪几种声音最好,只能说最能体现特定的乐曲或乐段意蕴、情感的“性格化”声音才是最好的。因此,要善于体悟、鉴别优质的性格化的琴音,然后研究如何去弹出所需要的琴音。
第三,重点化练琴。这是指练琴过程分难易轻重,要有重点地练琴。一般说来,一首乐曲对习琴者来说其技术难度是不平衡的,即有些地方容易,有些地方难。因此,要将难度大的部分标示出来,然后练琴时将重点放在难点上。换言之,没有必要每次练琴都从头至尾重复训练,而是要集中练习突破难点,然后再练全曲,于是流畅怡然,从而不仅节省了练弹该曲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整体技术素质。
至于琴龄,学琴是否越早越好的问题,这是因人而异,因条件而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小朋友可以较早地接触音乐,在咿呀学语时,已经开始听一些音乐,主要是培养音准和乐感;三、四岁时,继续扩大听音乐的范围,除了乐感,开始感知、记忆音乐旋律,如有条件,可以接触钢琴,甚至初学钢琴;五至七岁是开始学琴的合适的年龄段。
关于练琴的频率和时长,这一话题早在古典音乐时代就为钢琴教育家们所重视,传统大师们分为两派,一派主长,要求每天练琴六至八小时为常;一派主短,认为约二分之一即可。主长的观点容易理解,意即多练有益,熟能生巧。主短的理念要求注重练琴效率,认为练琴不宜过多,过多会使人增加对练琴的依赖性,减少灵气和信心。
我的看法同样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例如,年龄、体能的大小,时间、时机的不同(如赛前或演出前需要增加练琴强度),环境、条件的变化都可能造成不同的练琴时间表。英国的教育体制和绝大多数教师的理念与传统大师们练琴相对主短的观点比较一致。每天练琴以四小时为节点,年龄小的琴童,往下递减。年龄较大的学生,根据需要渐增一些。
关于建议,我最后想说的是,对于已确定钢琴为未来事业的青少年,家长和琴童还应该注重参加国际国内的钢琴比赛,因为比赛在许多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检验演奏者水平高低的尺度,虽然不是唯一的尺度。
不过,参加比赛只有两种结果:赢或输。社会上,媒体、中介、观众等,着力宣传、渲染的是赢赛者的成功,很少去理解、体谅输赛者的失利。音乐比赛的标准不是物理性的,而是感觉性、艺术性的;比赛评判中的合理、公平与否,往往并无唯一的答案。
因此,青少年钢琴学习者不应该也不必要把比赛的结果绝对化,不要把某个特定的赛事看得太重。也许,比赛当场的裁判是评委,但未来演出最终的裁判是观众。我们道出这些比赛的复杂性,并非为了给大家追求的钢琴事业抹上一道暗影,而是让人们对输赛的心态增添一缕阳光。(稿件来源:中国侨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