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艺术团音符往事与少年

来源:钢琴 时间:2023/2/15
北京荨麻疹医院医师 http://m.39.net/pf/a_9203760.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刘俏言

在真正挽起袖子之前,没人知道现场的气氛会“被炸掉”。

小年夜,央视网络春晚,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受邀演出。没有事先设定好的舞蹈动作,没有彩排几次,甚至在上台前,这群老人还因为工作人员的一句“因为你们,我开始不惧怕衰老”而眼眶湿润了不少。但当《少年》的前奏响起来的那一刻,一切都不一样了。

79岁的指挥糜伟民跳着跑马舞和观众互动,80岁的团长刘西拉举起双手随着伴奏在空中来回挥舞,38名合唱团团员眼神炯亮,把后背挺得笔直,演绎出了38种少年的模样。弹幕刷起,评论最多的一句是——“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应该是什么模样?《后浪》里说,是可以任意学习一门语言,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少年也不只存在于这个时代,也不只有这一种精彩。

上台前,团长刘西拉鼓动团员,让每个人在表演时脑子里要有自己少年时的画面感。团员翁蓓华因此想起了自己的少年,那是站在天安门广场前,唱《学雷锋好榜样》的青春年华。

“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但也有相通之处,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奉献的故事。”团长刘西拉说。这群平均年龄超过73岁的清华老校友们,隐藏着超过半数的科学家,新中国第一代归国博士夫妻、飞机总设计师、核潜艇研究员……他们大部分参与了“大三线”建设,人生和祖国的政策紧密连接在一起。

他们纵然历经起落跌宕,待到暮年时分,依旧可以挽起袖子,目光清澈坚定,告诉每一个人:“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一场硬仗

像上战场一样。

在接到央视网络春晚《少年》节目邀约的时候,河北疫情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仍然有很多子女反对父母长途跋涉去录节目。

新冠病毒对老人尤其不友好。从上海坐高铁折腾到北京,再坐大巴去大兴镇,中途会经过河北。

长途劳累,对很多身子本身不算硬朗的人来说,是一场硬仗。

但困难远不止于此。

因为的疫情,合唱团一切排练活动取消。每周六的一次相聚,对老人们而言成了一种奢侈。

年底拿到《少年》这首谱子的时候,所有老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太难了,不会唱”。

这种流行唱法夹杂着英文,让他们跟起节奏来十分吃力。加之同时还要准备上海交大的校庆演出,搞得他们都有些焦虑。

线上排练

除却最后一天在上海的录音棚里唱原声,《少年》的排练全部都在线上进行。

四个声部,每个人先单独录音,然后由会音乐合成的尹力老师在AU上合成——先去掉杂音,把每个人的音轨对齐,修掉多余的部分,最后整体合成制作。效果出来之后,集体在群里听录音,提意见,不合格的人打回去重新唱,再重复一遍之前的动作。“做音乐合成的老师是最辛苦的,看他每次剪音频熬夜到凌晨两三点,但都没有一点怨言。”团员翁蓓华说道。

即便是这样,在进录音棚的时候,老人还是感受到了冲击。

每个声部的九个人,每三个人一组进去录音,每组都要录很久。声音指导不停在旁边喊“卡”、“重来一次”,节奏和声音参差不齐是最大的问题。“SaynevernevergiveupLikeafire”,这句英文因为速度太快,每个人都能唱出一个不同的拍子。

原本下午就应该录好的歌,硬生生被拖到了晚上。大家饥肠辘辘,不会叫外卖,就跑到录音棚旁边的小店,买了点馒头凑合了一顿,然后继续录音。

“像《同一首歌》,这是属于团里年轻一点他们那个年代的,跟我没什么关系。和《少年》一样,对我来说都是新歌。”团长刘西拉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作为合唱团里的小提琴伴奏主力,这次却要负责《同一首歌》最开始的独唱部分。他笑着表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不惧衰老

演出前的彩排,总共也不过两次。

最终抛弃了一开始要老人们统一舞蹈动作的想法。节目导演告诉他们,“自由发挥就行”。

最后一次彩排的时候,因为效果特别好,现场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眼含泪水对老人们说:“谢谢你们!因为你们,我开始不惧怕衰老了!”

听着这话,几位老人的眼眶瞬间湿了。那时,距离幕布揭开不到10分钟,带着这样的情绪,他们完成了《同一首歌》串烧《少年》的合唱。

表演结束后,就是紧张的撤退时间。刘西拉团长要求大家,第二天一早准时起床坐大巴,赶往北京站坐高铁回上海。

彼时,疫情突然有了变化。他们前脚刚刚坐上大巴车,后脚整个宾馆就不再接待客人,全部封锁起来了。

从大巴车窗向外看去,马路上变得空空荡荡,翁蓓华将此形容为“行军打仗般的心情”。

好在,一行人安安全全回到了上海。

热评刷屏

节目播出后的反映始料未及。央视新闻、各大地方媒体接连转发他们的视频,连B站、知乎这样以年轻用户为主的APP上,都被有关他们合唱团的热评刷屏。

“这首歌是这群中国最顶尖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一次展示”

“他们是一群走到哪里都发光的人”

“这是老一代知识分子们的风采,我们感动于他们在耄耋之年依旧这么有青春活力”

“得知了他们的故事后,更感慨于清华校友一生艰苦奋斗投身科研为祖国做贡献的精神”。

清华大学首席小提琴手刘西拉和首席钢琴师陈陈的神仙爱情故事,中国第一代飞机总体设计师程不时的跌宕人生,双双携手投身祖国核事业的少将夫妇张利兴、朱风蓉……在热评中,属于这一代人的故事,第一次出现在了年轻人面前。年轻人沉下心来,听起他们这些“前浪”的故事,才知道原来他们的人生,是这般的精彩绝伦。

虽然他们的时间线各不相同,但翁蓓华、刘西拉、陈陈、程不时,都在少年时代相继站在清华园的大礼堂里。他们拉小提琴,弹钢琴,参与大合唱,歌声在萦绕在同一个空间里。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们会在未来再一次相逢。

食堂后勤

翁蓓华是浙江宁波人,但她的少年往事,是从老上海城隍庙和十六铺码头旁开始的。

那时,来上海打工的宁波人不少,大家挤在一起,每家每户只有六平方米的格子间。大家都说宁波话,导致翁蓓华至今说话时仍有很重的宁波口音。爸爸在工厂里做会计,一个月能赚块钱。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养活了他们兄妹三个。

年,翁蓓华在上海敬业中学读初二,但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她没能再继续读下去。

比她大一届的姐姐去了北大荒,哥哥去了上海纺织厂染毛线,她则被分去了上海汽轮机厂。

起初以为是做技术,她开心了许久。但在公布分配名单时,那个车间没有她的名字。直到最后,她看到了自己所属的部门,“行政部,食堂后勤”。

一起来的几个小姑娘都在悄悄抹眼泪,但翁蓓华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早晨3点半上班准备早点,如果当天需要制作点心,则需要2点半准时到岗。和男人一起拉面粉,一袋50斤。穿着炼钢工人的衣服去烧煤,蜂窝煤质量很差,需要不断填新的煤进去,才能保证火一直是旺着的。

这一干,就是五年。

神仙眷侣

合唱团有一对和翁蓓华相谈甚欢的“神仙眷侣”,他们在年研究生毕业。

合唱团首席小提琴手刘西拉,和当时“屈尊”给他弹钢琴伴奏的“全5分”学霸陈陈坠入爱河,双双奔赴四川。

他们相应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支援祖国建设。

两人之间有71公里的距离,但阻挡不了少年一颗炽热的心。

每到周日,刘西拉都去探望陈陈。他知道陈陈不开心,因为偏僻的地方没有钢琴给她弹。后来,他打听到镇子上有一架闲置的钢琴,便去求人家把钢琴借给他。

于是就凭着一辆手推车,刘西拉就把钢琴拉到了陈陈那里。让陈陈这双会弹钢琴的手,在劳累又漫长的工作之余,有了精神的寄托。

刘西拉拉琴,夫人陈陈伴奏的老照片。

信念种子

“信念是少年时种下的一颗种子。在食堂工作的那些年,要读书,就是我种下的信念。”翁蓓华的信念是获得知识。

年,国务院下达指令,要求建立工农兵学院,让工农兵接受再教育。翁蓓华知道,她等待的机会来了。

年,清华大学分配了三个名额给汽轮厂,其中热物理的岗位还空着。她冒险越级跑去大领导的办公室争取名额。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样的名额,居然真的落在了一个食堂的小姑娘手上。

在翁蓓华背着行囊远赴清华园准备实现自己的读书梦时,年从清华毕业的程不时年少时种下的那颗关于造飞机的种子,悄然间已经长成了一棵大树。

年的程不时。

那是一个年出生、住在武汉汉阳机场旁的少年,他每天盯着客机在天上飞过。航空梦由此种下种子,并在报考清华大学时化作一腔孤勇。在所有老师都提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势头比较弱,建议他转系时,他依然坚守在航空系。

年新中国成立,程不时他们系要带着自己做的飞机模型去展示。程不时当时就特别认真,“不能只考虑模型的外观,模型内部也要参照真实飞机的结构”。于是,他们还用废弃的电风扇,给模型安装了一个螺旋桨头。

一心扑在飞机上的少年心志,终于在年瓜熟蒂落。程不时从北京航空工业部调往沈阳,他担任总体设计,推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歼教1”。

“被时代选中的人”

交大当教授时候的刘西拉。

刘西拉曾在很多个场合提到,排练过这么多首歌,自己最爱的,还是那一首《祖国不会忘记》。因为这首歌歌唱的,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年,刘西拉和陈陈获得了公派美国Purdue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不到四年时间,两人相继攻下硕士和博士学位,一封封美国高校的聘书相继砸来,却被夫妻俩打包带回了国内。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对归国的博士夫妻,两个人当时甚至没有多想——“拿到学位证书,就回祖国报到。”

刘西拉说,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信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张利兴、朱风蓉夫妇。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歌词里唱的,是为了祖国的安定祥和而默默奉献在导弹与航天战线上的工作者们。合唱团里的“将军夫妇”张利兴、朱风蓉就是其中一员。

从清华毕业之后,两个人双双奔赴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参与我国第一枚氢弹、第一次地下核爆炸等历次核试验。

在那里,除了房子,什么都没有。朱凤蓉至今仍记得,自己在回家的路上看见过一只独狼。她不知哪来的勇气,把大皮帽子拿下来,一把砸在了狼的脑袋上。“那时候我已经把腰带抽出来了,准备和它搏一搏。”提起这段回忆,朱风蓉的脸上挂着笑。

如今,朱凤蓉和丈夫已经双双成为了将军,但他们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功劳”,只说自己是“被时代选中的人”。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不停地调转方向,每一次细微的偏差,都能不偏不倚地砸中一些人,注定了他们起伏跌宕的一生。

张利兴朱风蓉夫妇、程不时亚夫妇,以及翁蓓华(从右往左)。

高光时刻

年,是程不时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运十”飞机开始研制,需要在全国抽调人手。40岁的他终于和在北京的妻子贺亚兮相聚在上海,有了一个11平方米的小家。

不仅如此,他还坐上了自己亲手参与设计的“运十”飞机,穿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本以为生活就此可以安顿下来。没想到,年,政策突然转变——“造飞机不如买飞机,买飞机不如租飞机。”这给程不时的生活带来了沉重一击,他失去了继续造飞机的权利,生活也开始变得困难。

“最艰难的时候,我老婆亚兮把上海的交通点绘制成图,然后背到街上去一张张卖。”程不时很少提到这些,即便是在在他的自传里也鲜少抱怨。更多的,是讲述自己在暮年时,试图圆回的飞机梦。

年,72岁的程不时坐上了自己27岁时设计的初教6飞机。这架飞机当年在美国卖出去多架,退休在家的他意外接到了美国红星飞行员协会的电话,邀请他到美国参加编队飞行,并为他颁发美国红星飞行员协会设计奖。程不时至今仍然是唯一获得这个奖的中国人。

程不时72岁坐上自己27岁时设计的飞机。

家人一般

从清华大学工农学院毕业的翁蓓华,再一次选择了回到汽轮厂工作。

她觉得自己不能辜负组织的推荐,只不过这一次,她成为了一名技术工种,负责发动机燃炉的自动化控制。

这期间,她写了很多论文来推进控制的精准化运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汽轮厂的订单骤减,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裁员。她终究躲不过被裁员的命运。

翁蓓华是闲不住的,在领导的推荐下找了一份电表质检的工作。“轮船不行了,我就去做电嘛,总归是祖国需要。”翁蓓华说道。

退休后,翁蓓华虽然安家在上海。得到程不时的推荐,进入合唱团之后,她更是合唱团里的“小宁波”,给团里的朋友们到处科普宁波方言。

“在这个团里,看不到高低贵贱。无论条件好的还是不好的,谁都不会看不起谁。大家互帮互助,像家人一样。”提到合唱团,翁蓓华满脸都洋溢着笑。

归来少年

合唱团员间的平等和融洽,可以从团长刘西拉平时待人的态度看出来。

知道翁蓓华家住得远,刘西拉会提醒她走路时多看看路。他和妻子陈陈扛起了照顾整个合唱团的责任,小到谁家缺了个什么物件儿,大到操办团员的丧事——“有个团员孤身一人,去世之后,是陈陈送他走的。”说到这,翁蓓华又想起了团里过世的两个队友,眼眶又湿润了。

不过,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谈及这些不可触碰的悲伤过往,更多的是纯粹地交流音乐。没有过多的侵扰,他们仿佛回到大合唱的年少时光。

翁和程

一起唱着《望月》,情到深处,陈陈会即兴来一段钢琴伴奏。就这样唱着,笑着,岁月仿佛在她们的脸上凝固。

历尽千帆,归来的他们,仍是少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