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闺蜜在群里难过地抱怨:
暑假给儿子报了个2万多的夏令营,几乎花掉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
结果儿子非但不去,还和她大吵了一架。
看儿子天天在家什么事情都不帮忙做,她很担心是不是把儿子惯坏了。
自从当妈后,闺蜜对儿子的“用心”连我们都自愧不如:
给儿子报兴趣班,嫌钢琴太普通,非要请人一对一教学小提琴;怕儿子学乐器手受伤,稍微重点的东西都不让儿子搬;别人给孩子补什么,她也想办法打听到,给儿子吃的喝的都是全家最好的。
养娃八年,几乎掏空了她的家底,可儿子却似乎不领情。
有时在我们面前,对闺蜜呼呼喝喝,拿着手机根本不理会别人。
曾经暗暗提醒过闺蜜,叫她别什么事情都不让儿子做,小心儿子被惯坏了。
如今看来,越来越替她担心。
其实生活中,我见过很多像是闺蜜这样的父母。
家境一般,却把孩子宠成“皇帝”。
倾尽所有托举孩子,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可到头来,孩子反过来和父母对着干,完全体会不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所以,这样不顾一切地富养孩子,真是好事吗?
01
我想先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匡正轩。
他从小家境贫寒,爸爸是一名干苦力的建筑工,妈妈则在家,负责照顾他和弟弟的生活起居。
出身寒门的他,从小就被妈妈当成“贵子”来养。
不仅事事包办,而且尽可能满足他的全部需求。
父母穿破旧的衣服,而他一身亮丽光鲜;别人还没有电话机,他就手机不离手;就连租来的15平方米房子,有一大半是属于他的。
舒服安逸惯了,他做事就开始懒,一觉得不舒服或觉得累,就不愿意做。
别人抓黄鳝,一次抓四五十条;他只抓了一两条,还能把工具丢在外面,找也找不到。
见他办事不足败事有余,爸爸忍不住教训几句,可妈妈却始终偏袒他,维护他。
匡正轩不想读书,妈妈便同意他小学辍学,让他在家坐享其成,安心“休养”。
妈妈的“穷家富养”,养大了他骨子里那条叫“懒惰”的虫。
他总是拈轻怕重,不思进取,每份工作不到两天就辞职走人:
搬砖,太累;理发,太闷;传菜员,太无趣了……
只有当群演和人像模特的工作,他还算喜欢。
可这种轻松好赚的工作机会,屈指可数。
求职之路屡遭挫败,他干脆两脚一伸,决定舒舒服服瘫在家里“啃老”。
看着他有手有脚、身体健壮,却理直气壮啃食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的样子,爸爸气不打一处来,二人常常起冲突。
直到一次,爸爸见他死性不改,操起家伙将他赶出家门。
被爸爸“弃养”之后,心怀不满的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状告父母,让法律逼着父母养他。
29岁那年,他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要求父母:“把我生下来,就要养我一辈子。”
哪怕家里年收入仅仅2万,养不活一家人;
哪怕疼爱自己的妈妈卧病在床,不把父母告上法庭,他誓不罢休。
他根本不理解父母的不易,也不在乎这一路父母为他付出了什么。
他只是觉得父母就该给自己最好的,自己就配享受最好的一切。
就是因为家里从小就满足他的各种欲望,无条件地纵容他,才最终养出了一个毫无同理心的“白眼狼”。
这样的父母,真是可悲又可怜。
02
第二个故事则来自于一个贫苦的女孩。
21年前,她出生在河北一个贫困县。
家里很穷,一家六口人仅靠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爸爸打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
好在她很懂事,知道家里不容易,经常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妈妈一起抓虫子喂鸡、割草、采棉花、放羊....
尽管她玩不起玩具、吃不起零食、看不起动画片,可她却从未因贫穷感到自卑。
因为妈妈一直陪在她身边,悉心地教导她,给予了她最坚定的内心力量。
当她仍在牙牙学语时,妈妈就在正房的矮墙上,写满加法算式、拼音韵母,教她背诗算数。
一大家子的起居室,不过十几平方,除了床铺和衣柜,都是摆满书的书柜。
她和弟弟学累了,妈妈就带他们去院子里玩耍,捉迷藏、扔沙包、打弹珠,让他们好好放松。
有次,一个男生嘲笑她身上的棉袄很土,把王心仪气哭了,她回家向妈妈诉苦,结果妈妈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
这给了王心仪很大的鼓励,她穿着这件土不啦叽的棉袄走过了初中三年,不仅没有变得自卑,反而内心越发强大。
她的童年时期,尽管贫穷,但内心却充盈,满是对知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妈妈常说,教育与知识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
所以,从小“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就在她心里扎根,不断生根发芽。
她立志要好好读书学习,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日后学成当一名老师,将知识带给更多人。
这个自信又坚韧的女孩,就是3年前以分考入北大,并以一封《感谢贫穷》火爆全网的主人公——王心仪。
尽管家境贫寒,可她内心却十分火热。
每当放假,哪里需要志愿者,哪里就能看到她。
去年,她更是勇敢应征入伍,坚定地踏上参军的征程,用热情和乐观,谱写新的人生篇章。
正是妈妈的用心滋养,开启了王心仪自信、坚韧、独立的人生。
虽然她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别人,但在逆境中,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这样的孩子,终究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03
我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两个故事呢?
是因为,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同样都是来自贫苦家庭的孩子。
而他们的父母,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竭尽所能“富养”孩子。
可不同的是:前者,过分注重给予孩子物质享受,生活的舒适;后者,则是给孩子富足的精神生活。
真正的富养,是后者,富养孩子的精神。然而大部分父母,却把前者当成了富养。
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他创造成长的条件,是父母爱的本能。
但过分的“物质富养”,不顾现实条件满足孩子奢侈的要求,却极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12岁的留守儿童张梓萱,每个月拿到手的生活费有元,还有各种考试奖励和礼物。
父母外出打工多年,一个月下来,总收入也就元。
留了当家用,其余的全都花在她身上。
拼命省钱,一包榨菜分两餐吃,一件羽绒服穿了10年不舍得换,就是想给她最好的一切。
可是如此“富养”,没有让女儿心怀感恩,反倒造就了她的挥霍无度:
“盘里没肉就嚷着叫外卖,元的运动鞋只穿一个月,交粉丝群费、反复购买偶像专辑冲销量月均花销元,半夜为偶像打榜”。
像她这样被“穷家富养”的孩子,在现实中不在少数。
父母在工地上扛最大的沙袋搬最重的砖,或摆摊卖东西赚最苦最累的钱。
可是他们却什么都不知道,有钱花就花,没钱花就伸手要。
他们不懂得赚钱的辛苦,还一个劲地攀附在父母身上吸血。
看到网上一个女大学生,跟父母狮子大开口索要每个月4千生活费,被拒后还上网哭诉:
明明高中父母特别大方,补课啥的四千六千眼睛不眨一下一口气支付了,大学却只给两千!自己是女孩子,要买护肤品,还要买新衣服,两千根本不够花。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养出这样的“寒门富二代”。
他们被父母当成“富家子弟”来养,结果一身“富贵病”:吃的喝的要最好的,任性骄纵,自理能力差,还受不了一丁点的苦。
这样富养出来的孩子,只会无可救药地葬送掉自己的人生。
04
李玫瑾教授说过: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抚养。
养育孩子,不要总拘泥于物质上的穷养富养。
就算是家境贫寒,也要敢于撕下伪装的面具,打破滤镜,让孩子看到家庭最真实的一面。
给孩子制造“物质富足”的假象,最终害惨的一定是孩子。
不如坦坦荡荡告诉孩子,让孩子真正走进父母的生活,知道生活的真相,才懂得珍惜和感恩。
上个月,浙江高考生宋凯俊,收到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录取通知书时,正在工地搬砖。
宋凯俊的父母身体不好,家里的经济压力大。
懂事的他,没有在高考结束后和同学们出去狂欢作乐,或躺在家里享受着难得的休息。
而是坚定地扛起了家庭重担,跑到烈日下,戴着安全帽,身穿小马甲,用自己稚嫩的手,一块砖一块砖地往外搬。
重吗?肯定重!
但不是砖头的重量,而是心里肩负着的家庭的责任感。
真正富养孩子的从来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当父母教会了一个孩子坚韧、乐观、感恩等美好特质,就是给予他了受益一生的珍贵礼物。
河南有位10岁的小男孩。
放暑假,作业一做完,妈妈就开始带他外出摆摊。
每天傍晚而出,深夜而归。
以前不懂赚钱的苦,经过56天的实地体验,赚了多块钱后,他无比感慨:
妈妈赚钱很辛苦,自己以后一定要节约用钱,长大后挣钱报答妈妈。
其实,不是我们的孩子吃不了苦受不得累。
而是他成长过程中,没能在最真实的视角下,体会父母的不易和付出。
有这么一句话:家里什么条件,就怎么养孩子。
深以为然。
真实的教养,才能换来感同身受的回应,父母和孩子间的心,才有贴近的契机。
锻炼孩子的意志,富养他的精神,他才会学到什么是担当与责任。
无论我们经济条件如何,只要我们尽自己所能,塑造他的独立、自信和坚韧;
相信在引导和用心的陪伴下,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内心充盈、有责任担当的可造之材。
*作者简介:哎呀妈,多平台签约作者,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青榄家长地带: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及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让育儿变得轻松愉快;研发和提供培养学科素养的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