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在弹奏过程中不弹奏主旋律的伴奏方式被称为无旋律伴奏,我们可以理解为左手弹低音,右手弹节奏型。
这种伴奏方式对即兴伴奏者来说难度相对降低了,但是对于歌手来说要求相对要高一点,另外原来演奏旋律的空间全部交给了伴奏,这同时也增加了伴奏的使用,选择和扩展空间。
一、伴奏音型的构成
移动把位的无旋律伴奏音型构成就是通过原来由一只手弹奏低音和和弦,现在两只手弹奏,使弹奏变得轻松自如,可以在音区上做一些自由的即兴演奏,增加音响效果的饱满性。
无旋律伴奏中,为乐手提供了双向扩展的演奏空间,同时,增加了双手相同伴奏音型与不同伴奏音型重叠的方法,为即兴伴奏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伴奏方法和更加开阔的表达空间。
二、伴奏音型的特点
既有协作又有分工,层次明确,互不干扰,效果丰富,弹奏简单,从音乐表现力上来说不仅加强了个性特点,同时,加强了艺术效果。
无旋律伴奏演奏方式相对旋律伴奏有一定区别,由于伴奏不弹奏旋律,因此,音乐表现力就得到了扩大和加强。特别是当歌曲进入华彩部分时,弹奏主旋律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因此,即兴伴奏中,正确认识旋律伴奏和无旋律伴奏的音型特点以便合理运用。
比如一首歌曲的旋律比较自由音域比较宽广,此时,如果钢琴伴奏弹奏旋律,在演唱方面就会与伴奏配合不融洽,这种无旋律既可以简单明了,又可以让演唱者自由发挥,从而达到旋律与伴奏以及钢琴与声乐层次分明,互不干扰。
三、无旋律的即兴
无旋律伴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由于位置的移动所构成的伴奏方法,在即兴伴奏中非常具有实用性。
无旋律伴奏需要我们结合多种伴奏方法与组合形式,在我们理解和掌握伴奏音型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歌曲选择适合的演奏方式。
1.低音与和弦伴奏音型结合
这种低音与和弦伴奏的结合,不仅可以交替弹奏,还可以同时弹奏,可以同节奏弹奏,可以不同节奏弹奏。
长音奏法,给演唱者一定的发挥空间,让音乐背景显得安静平稳。
断音奏法,突出语气与节奏,可分为平均奏法和不平均奏法,前者表现力活跃,热情奔放,后者强调语感。
琶音奏法,所有和弦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弹奏,一般表现为柔和,抒情和流畅的效果,增加亲切感。
震音奏法,表现出多姿多彩的音乐形象,应用在不同音区,不同力度与和声色彩与节奏下,歌曲结尾时会用到这种奏法,来表现强有力的结束感。
由于双手弹奏伴奏音型可以自如的变化,因此,一种是弹奏节奏相同的伴奏音型进行即兴,一种是弹奏节奏不同的伴奏音型进行即兴,另一种是二者结合使用,不管是那种伴奏音型的使用,都要根据歌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