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关于“黑色星期天”的传说,在传说里,这是一首“魔力十足”的夺命曲,听过的都自杀了。于是越传越神秘,以致于到了后来,真真假假掺杂到一起,令人闻之心悸,事实的真相,反倒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从前对于“黑色星期天”也只是风闻,没有深入研究。到了年,有机会进行深入了解,才发现传说里有许多不实之处。之后写了一篇《死亡音乐黑色星期天揭秘》发在以“万壑松风听琴韵”为名的博客中,后来有些观点被百度百科相关词条引用,并被江西卫视“经典传奇”有一期“黑色星期天”相关的节目也引用过。
如今,发现关于“黑色星期天”的种种奇怪的传闻和夸大的传说仍然在流行。于是,重新来聊聊“黑色星期天”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一)《黑色星期天》的诞生
我们必须正视的一点,《黑色星期天》其实也是由人写出来的音乐,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或是被魔鬼注入了一定的魔力。
曲作者RezsSeress年(一说年),匈牙利人RezsSeress(—)在失恋两周后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于巴黎写下这首曲子。
他是个个头矮小、长相猥琐、有些诙谐的犹太人。据说他在布达佩斯一个叫Akácfa(意为LittlePipe小管道)的餐厅做钢琴师,但他只能用右手弹,左手弹并不便利。
曲作者曾工作过的地方他因《黑色星期天》而成名。他想以此挽回与女友洛伊娜的关系,不料女友自杀了,只留下一纸写着“Szomorúvasárnap”(黑色星期天)的纸片(纸上写的应该是匈牙利文“Szomorúvasárnap”而非各种传说中所称的英文“GloomySunday”)。
当然他成名后有很多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去看他。后来一个美貌妇人海伦与富有的军官丈夫离婚并嫁给了他。他于年在布达佩斯跳楼自杀。
曲作者与其妻(二)传说
当年在匈牙利人的自杀事件中,许多人在死前都直接或间接地和这首歌发生联系;传到国外之后,更是造成了许多人死亡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因此被查禁长达13年,直到年为止;它因此也被称为“死亡音乐”或“魔鬼的邀请书”。
当历史成为传说,传说又成为神话,这神话就脱离了现实,变成了超脱真实之外的怪物。
《黑色星期天》这首被称为“死亡音乐”或“魔鬼的邀请书”的歌,正是这样一个“神话”。
传说就像迷雾一般当年听到“黑色星期天”后有人自杀的事,是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但绝不像后来各种传说那样离奇。
“黑色星期天”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多听其名而惊诧不已的人都极想知道的。可是到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关于这首歌的资料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说到它的产生以及如何致人于死之类,纯粹在烘托它的神奇之处,使它更加脱离我们的世界而变得不可捉摸,却没有关于这首歌的真正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文字,反而通过那不停转载的、千篇一律的文字把它传得越来越神奇,使人觉得它几乎就成了魔鬼手中的工具,以致于无数的迷茫者都在苦苦寻求所谓的“原版”。
(三)版本
人们最熟悉的版本是英文版《GloomySunday》(《黑暗的星期天》),却不知道从前还有《SombreDimanche》(《黑暗的星期天》),或是《Végeavilágnak》(《世界的末日》)、《Szomorúvasárnap》(《忧郁的星期天》)等早期的版本。
其中《GloomySunday》是《黑色星期天》的英文版,而英文版并非原版,词与曲都是改动过的(由SamM.Lewis填词)。
《Végeavilágnak》是原曲作者匈牙利人RezsSeress(鲁兰斯·查理斯)所填词的版本;《Szomorúvasárnap》是LászlóJávor(拉西楼)填词版本,这是两个匈牙利文的版本。
还有一个著名的法文版本,就是《SombreDimanche》(《黑暗的星期天》),由Damia演唱,现存录音是年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的SP唱片。
《黑色星期天》年法文版唱片这首歌在欧美的流行是通过Damia演唱的那个法文版(《SombreDimanche》)而走红的,所以这个版本非常有名。后来传到美国后,年黑人女歌手BillieHoliday翻唱了这首歌,从此更加流行更加走红,这就是一直流行到现在的英文版《GloomySunday》(黑色星期天)。
《黑色星期天》其实叫《忧郁的星期天》更好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又会讹传出《黑色的星期五》这样一个怪名字。
我把《黑色星期天》五十多个演唱版本划分为“原版”和“改编版”两大类,或者叫“Damia”系和“BillieHoliday”系两大类。
Damia版虽然是用法语演唱的,但它使用的旋律却是原作者的原始曲谱;加上SP唱片那种真实感和现场感,它的情感的确是很哀伤的。
可是BillieHoliday版却把它注入了一些爵士风味,同时打乱了原曲4/4拍三连音的音型结构,完全变了一种节奏型和味道,成了普通的流行歌曲了;虽然从旋律中还隐隐可听出一丝原曲的痕迹,但已和原曲相去太远了。同时它也加入了一个“副歌”般的主题。
这首英文版的旋律、歌词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现在大多数翻唱版所采用的词曲,以致于许多现代人都以为这个版本就是原版;就连现在翻唱的匈牙利文版(如HernadiJudit版)虽然用LászlóJávor填的词《Szomorúvasárnap》,但旋律除了和原版相似之外,却和BillieHoliday版一样加了一个“副歌”。
所以现在的翻唱版都可以认为是BillieHoliday版的后代;除了电影《GloomySunday》(《狂琴难了》)中钢琴、钢琴与小提琴及钢琴与声乐采用了原版旋律外,现代的版本几乎没有一个和原版完全一样的。
(四)真相一:《黑色星期天》使用的是什么音频载体?
有些传说中曾提到,某个人听了此歌自杀后,第二天警察来到现场,发现唱机上依然在播放着这首歌。
还有一些资料中说,当年封禁这首歌时,毁掉了此歌的大量录音带。
这些说法初看很有理,但细想下来,却是漏洞百出。
机械留声机为了研究这些问题,年特地购置了一台手摇上发条的留声机(机械留声机),以及配套的老唱片。
机械留声机和电唱机不同,它需要上发条带动唱片托盘旋转进而带动唱片旋转,速度为每分钟78转,使用钢唱针。唱片为粗纹胶木唱片。每张唱片正反两面都可播放,每一面时长约5分钟。大致上播放一张唱片,虽然就会磨损,需要更换新的唱针。
这是当年流行的唱机样式。
电唱机在那个时代并不流行(电唱机使用每面可播放约30分钟的密纹黑胶唱片,使用宝石唱针)。
唱片这首的时长在5分钟之内,这是一张粗纹唱片一面的时长。
至于说到录音带,当年的音频载体多数还是唱片,虽然也有录音机,但录音机使用的录音载体是钢丝。直到年才有了录音带。
所以对于(听音乐的)个人来说,主要还是购买唱片。
法文版《黑色星期天》唱片而据当年流传下来的《黑色星期天》的录音载体来看,主要是粗纹SD唱片,这也是机械留声机使用的唱片。
(五)真相二:《黑色星期天》的原版是47分钟的钢琴曲?
在据说是作者RezsSeress手稿的手写乐谱上,曲名(标题)用作者填词的《Végeavilágnak》,线谱音符下边的歌词就是《Végeavilágnak》的词。乐谱的最下方抄写的是LászlóJávor填词的“Szomorúvasárnap”文本,这都是《黑色星期天》的匈牙利文歌词。
歌曲原谱现代翻唱版的《黑色星期天》大都是英文版的BillieHoliday系统的《GloomySunday》,它不过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没什么明显的特色,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杀伤力”。
杀伤力?有些网友说,现代版的《黑色星期天》都是改编版,不具备“杀伤力”云云,这种说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并非空穴来风;现代版大都来源于BillieHoliday版,旋律也变得面目全非,早已不是原版的模样了。
而这个对原版的“改编”可能要从年BillieHoliday版前后算起。
但是,这和“原曲是47分钟的钢琴曲”有什么关系?
还有人说,因为当年听后自杀的人太多,所以此曲的原版乐谱被毁,还留下没有被毁的一部分被锁在某国某地的保险柜中,现在能听到的是原曲残留的第五部分云云。
其实这首歌既不是47分钟的钢琴曲,也不是所谓的残存第五部分。现在仍能见到当年的乐谱。它本来就是一首歌而已。
最下面的文字是LászlóJávor的歌词文本前面说了,研究了粗纹唱片可知,一张唱片一面时长5分钟左右,两面才10分钟。如果它真是47分钟长的乐曲,就应该有五张唱片才对。
但有些传说却说,警察到了现场一看,自杀的人旁边(或是唱机上)只有一张唱片。
看看,矛盾不矛盾?一张粗纹唱片能容纳47分钟的长度?
再者,有些传说中说,听的人自杀后,第二天警察到现场一看,唱机上还在播放这首歌。
机械留声机上一次发条,一般只能播放唱片的一面,放第二面需要重新上发条。而且放完一张唱片,唱针就需要更换。何来的能自动播放一夜,直等到第二天警察来看到还在播放?
探究真相,拨云见日退一步说,就算是用电唱机播放,可以不间断,但是,用过唱片的人都知道,唱片的起头在其外边缘,唱针放到外边缘的起始音槽后,唱针会随着螺旋形的音槽转动而渐渐移到唱片中心位置。唱针到达接近唱片中心位置后,最后一段空白音槽会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唱片继续转动,唱针也只能停在这个回路圆槽里。
换言之,除非有换唱片装置(这个在《猫和老鼠》有些剧集里有过呈现),否则不可能一直播放音乐。
那么,警察在现场看到一张唱片,这张唱片还在继续播放音乐的传说,显然是对唱机、唱片不了解而编造出来的。
从这些相互矛盾、违背常识和历史的传说中可以看到,多数都经不起推敲。而所谓的原曲47分钟版本,更是无从谈起。互联网上流传的所谓原版钢琴曲,不过是好事者臆造的罢了。
乐谱的重制版当然,有人或许会说,你只是一家之言。你根本不了解真相,根本不能认为47分钟不是原曲。
那么再来看作者RezsSeress。
47分钟是什么概念?
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俗谓之“命运”)时长大约半小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长度约25分钟。
RezsSeress是一个弹琴只基本上只能用右手凑数、左手都不怎么强的人,能写出47分钟长度的乐曲,而且还是钢琴曲?
当然,现实中有些不乐器不太行,但作曲却很有灵气。但是,从《黑色星期天》来看,显然RezsSeress并不能写出这么复杂的作品来。
退一步说,看着乐谱演奏音乐,不同的人来演奏,会有一些时长差异(即使有的差异很小)。那么,“47分钟时长”又是怎么来的?根据是谁的演奏/录音版本?
显然,又是查不到任何出处的无头案。
所以,47分钟的说法,又是好事者编造出来的。
(六)真相三:此歌因何能杀人?
确切地说,这样描述并不准确。乐/歌曲本身并不能杀人。就像《盐铁论.非鞅》中论商鞅之死时所说,非他杀,其人乃自杀。
人们怀疑此歌是否能有“杀伤力”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多数是从英文版/中译版歌词来看的。
但事实上,这首歌最初是匈牙利文版本。
这里要说说原作者RezsSeress的版本。
RezsSeress的版本,从歌词内容看,应该来源于《新约.启示录》中对于末日的描写。但RezsSeress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写得有些偏激而可怖。此版本译配如下:
《Végeavilágnak》-《世界的末日(即黑色星期天的匈牙利文RezsSeress版标题)》
译词/配歌:万壑松风听琴韵
(依原版乐谱译配)
szvanésperegnekasárgultlevelek
风萧萧叶飘零秋风疾难成行
Meghaltafldnazemberiszeretet
所有爱随风落我期望都成空
Bánatosknnyekkelzokogazsziszél
风流泪心破碎人世间冷如冰
Szívemmárújtavasztnemvárésnemremél
寂沉沉如黑荫我不再盼春风
Hiábasírokéshiábaszenvedek
徒伤悲空流泪秋风紧秋霜浓
Szívtelenrosszakéskapzsikazemberek...
人世间皆自私趋沉沦变无情……
Meghaltaszeretet!
一切爱皆消熔!
//
Végeavilágnak,végeareménynek
审判日已来临期望灭幻想终
Városokpusztulnak,srapnelekzenélnek
烈火烧天地崩毁灭尽罪恶城
Emberekvérétlpirosatarkarét
纷纷倒人毙命青草地血染红
Halottakfekszenekazútonszerteszét
看全地尸如山街道上无人踪
Mégegyszerelmondomcsendbenazimámat:
我心哀如寒冰轻轻发祈祷声:
Uram,azemberekgyarlókéshibáznak...
上主啊人作恶全列在罪孽中……
Végeavilágnak!
全世界消无踪!
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个版本的歌词。歌词体现了他的消极悲愤之情。但单从歌词很难看出是愤世疾俗还是因失恋造成的的愤懑。
他的朋友LászlóJávor又填了个匈牙利文版的歌词,译配如下:
《Szomorúvasárnap》-《忧郁的星期天》
译词/配歌:万壑松风听琴韵
(依原版乐谱译配)
Szomorúvasárnapszázfehérvirággal
忧郁的星期天小白花成百千
Vártalakkedvesemtemplomiimával
静静的祈祷中期待你再出现
lmokatkergetvasárnapdéleltt
梦醒后晨曦中追逐你到天边
Bánatomhintajanélküledvisszajtt
你离开不回来我忧伤苦难言
Azótaszomorúmindigavasárnap
从今后星期天长流泪愁无边
Knnycsakazitalom,kenyeremabánat...
身孤独心忧伤飘零在天地间……
Szomorúvasárnap
忧郁的星期天!
//
Utolsóvasárnapkedvesemgyereel
最后的星期天请回到我面前
Papislesz,koporsó,ravatal,gyászlepel
灵柩旁花满地祈祷者泪涟涟
Akkorisvirágvár,virágés-koporsó
你躺在花丛里再不能把手牵
Virágosfákalattutamazutolsó
在远方那树下花盛开我长眠
Nyitvaleszszememhogymégegyszerlássalak
睁开眼我最后想要再见你面
Neféljaszememtlholtanisáldalak...
勿惊惶死亡中我还会常牵念……
Utolsóvasárnap
最后的星期天!
这个版本的歌词也是忧伤的,带着死亡的阴影,英文版的歌词倒是和它有几分相似。所以,后来的各种版本的词意,应该都来自于LászlóJávor的版本。
正因为如此,歌名也从原作者版本的《世界末日》变成了《黑色星期天》,并以此闻名于世。
然而不管哪个版本的歌词,都充满了悲凄和消极的情绪。
09:48(七)真相四:人们为何听此歌而自杀?
很多人都说,听了现代版本的《黑色星期天》后没有感觉,所以认为不是原版了,甚至还认为“原版”才真正具有“杀伤力”。
我们不妨想想这样的事情:
鲁迅在《祝福》中写的祥林嫂,见人就说自己的悲惨经历,结果是,老年妇女听了就流下眼泪。
早年间没有太多的娱乐形式,赶个会、过个年时候唱台戏,是值得摆席的大事。而很多老人看戏时,看到一些悲情的场面,都会流泪。
从前,曾看到过一些老年妇女,背着耳朵使劲地听别人说村里出的事,一边听,一边脸上泛起同情、悲伤的表情,继而眼泪就会流下来,然后嘴里就会不断地说着惋惜的话。
可是,这些事情放到现在,是否还会这样?
喜爱戏曲的人有多少?还有多少人听戏听到悲情场面会流泪?
还有多少人听说一些悲惨的事后会感同身受而流泪不止?
据说当时匈牙利的自杀率在欧洲非常的高,当时德国行将进攻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也正阴谲地笼罩着欧洲,加之经济萧条和一战所遗留的恐惶,以及当时社会的种种不良状况,令人心情抑郁是很正常的,这一点久处和平之中的我们恐怕很难感同身受。
在那种情况下,写出这样一首歌并非不可能(当然,作者当时因为失恋而痛不欲生的心情恐怕能体会到的不在少数吧)。加之歌词非常的消极、凄凉、悲伤,在当时的情况下,在那种整个世界社会大环境下所形成的心理的人们听了想要去死也没什么希奇的,正如困了有人送枕头一样,何乐而不枕呢?所以这首歌只是一个诱因,却不是造成那些人自杀的根本或直接原因。
我们身处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有饭吃,有衣穿,恐怕很难想像出几十年前人们的心境。
歌词中痛不欲生的失望和夹杂着焦灼而炽烈的爱,往往让失恋的人,生发一种情愿以死去换回所爱的强烈幻想。
不过,据说当年听了它自杀的人可不都是失恋者,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所以,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娱乐形式。如果听了戏曲就觉得烦乱的,或是听到悲情场面一笑而过的,为何要要求近一百年前的歌曲到现在还有所谓的“杀伤力”?
《回到未来-2》里,马丁在年代的舞台上用电吉它演奏了一曲年代风格的即兴,结果当场的人都睁大了惶惑甚至恐惧的眼睛呆立当地。马丁自我解嘲地说,你们现在或许接受不了这样的乐曲,但你们的孩子会喜欢的。
这或许是对所谓《黑色星期天》“没杀伤力”、听后“没感觉”的最好注脚。
(后记)
《黑色星期天》只是一首近百年前的很普通的老歌,没有任何神秘或是诡谲之处,现代人听了就跟听民国时代的音乐一样;你若不喜欢民国时代的歌,那么听了《黑色星期天》的原版也无益。因为这好比歌剧时代的人听了歌剧能哭得死去活来,而拿它给我们现代人欣赏,除了乐感好或本身就爱好的人之外,很难有人喜欢或是引起共鸣。
所以在现代听《黑色星期天》这个当年引发多人死亡的歌曲不必担心会死人(心理脆弱且大量看相关简介而形成不良心理暗示或是失恋者除外)。
当我们了解到它是如此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时,更应该明白这首当时的歌在当时产生的一些事件让它蒙上了神秘的外衣。
但吹散迷雾后,放之于现代,它的面目不过这样普通;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它还很难听。
同时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如古人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能道听途说不能迷信一些传闻和资料,不求甚解地以讹传讹。
拨云见日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