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浅谈钢琴比赛的选曲问题钢琴名师苑

来源:钢琴 时间:2023/4/7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m.39.net/disease/a_6169057.html

一、关于技巧性练习曲

有的比赛要求演奏技巧性练习曲,选自《车尔尼》、《肖邦》、《莫斯科夫斯基》、《克拉默》、《克莱门蒂》、《李斯特》等练习曲体裁的曲目。何为技巧性练习曲,即用于技术训练的曲子,这些曲子技术性更强,拿到台上就是炫技的,评委要看选手的技术掌握情况。

作曲家的练习曲作品中,还有一些音乐性更强的作品,其对手指力度、速度等基本功要求低些,我觉得这些练习曲已经不是技巧性练习曲,可以叫做“歌唱性练习曲”或者音乐性练习曲。这些曲子拿到台上,更像一首乐曲,不能表现选手技巧。例如车尔尼第47条、之6、之9、之18、莫斯科夫斯基练习曲之10、肖邦练习曲第9首和第14首等,这些曲目更注重音乐性。

二、关于奏鸣曲快板乐章

很多比赛要求演奏“奏鸣曲快板乐章”,评委要听音乐,也要看技术。如果是慢板乐章,技术性就低多了。慢板乐章只能用于音乐会,不能用于比赛。如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就是慢板,不适合参加比赛。

之所以要求用快板乐章参赛,评委是评分的,不是欣赏的。评委总在想,为何要给这个分数?分高了,理由是什么?扣分,依据是什么?评委是有任务的,多长时间必须评多少,都已经安排好了,评委没有心思欣赏,不可能静静地欣赏,因此,慢曲弹得再好,也不愿意听。音乐会是在听优点,没有优点也要找优点。欣赏音乐会只想让演奏者多弹一会,比赛只想让选手少弹一会。更重要的是,后面选手排着队等着,都想自己前面的选手快点结束。排队等上台,就像排队买车票,进行得越快越好。

三,比赛选曲原则

首先,要适合自己的程度,轻松驾驭。有些选手比赛发挥不佳,往往与选曲偏难有关。曲子难度如果高于自己的水平,就很难轻松驾驭,从而影响发挥。

其次,弹起来要顺手。有一类曲子不适合比赛用,那就是弹得不顺的曲子,比如《革命练习曲》。这首曲子难度分配不均匀,对于手小的选手,很难驾驭。前面好弹,第15小节突然出现一个大跨度的琶音,很容易出现错误。

第三、要有舞台效果。舞台效果,指的是曲子具有可欣赏性。曲子要表达一定的内容,有一定的篇幅,就像讲故事一样,有头,有尾,有内容。比如奏鸣曲,有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断体有ABA,这里曲子的开头和结尾是呼应的。就像一部电影或者一部小说,最开始总要展开矛盾,然后曲折进行,最后解决。说得再直白些,曲子凡是有“慢--快--慢”或者“快--慢--快”结构的作品,都适合参加比赛。从头至尾几乎是一个速度的作品,不要用于比赛。例如《野蜂飞舞》,这首曲子描写的情景不需要展开,更像一段体作品。在一些高规格的比赛中不宜用。

再者,选曲要发挥选手的长处。每位选手在技巧及音乐方面都各有长处或者优势,总是擅长弹某类曲子,不擅长弹一部分曲子,扬长避短,也是比赛选曲的重要原则。

四,考级曲目大部分不适用于比赛

用于考级的曲目,往往注重考查学生的程度,够不够这个级别,而用作比赛的曲目,对选手的程度几乎不予考虑,考查的是学生的技术和音乐。所以,大部分考级曲目不适合参加比赛。

例如音协十级《D大调奏鸣曲》,这是一首巴洛克风格的作品,这首作品技术难度小(大约相当于音协跨世纪版本的7级),也不好听,没有可欣赏性。德彪西的《博士》,不仅印象派风格难把握,我认为这首练习曲实际上是一首乐曲,表达有特定的内容,与真正的技巧性练习曲是两个概念,不适合比赛用。《放马曲》从创作角度讲,感觉不太成功,难度系数也就相当于音协跨世纪版本的5级,却编到了8级,学生之所以弹这首作品,是因为简单,而不是因为喜欢,比赛不要用。

五、多弹古典作品,少弹现代作品,慎弹通俗作品

广义的古典作品,可以包括巴洛克时期至浪漫派时期,是与现代派相对应的。当代部分作曲家抛开古典和声写了一些现代派作品。比如某考级教材六级的《波尔卡》,七级《山娃》、十级《猫和老鼠》等,就是现代派作品,这些作品很难听,很难令人喜欢。笔者认为,现代派是一个完全没有章法的流派,现代派作品与经典的古典作品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儿童学习钢琴,还是应该以古典作品为主,古典和声在儿童脑子里还没有形成固定印象的情况下,现代派很容易干扰儿童听觉。

关于通俗作品,我倒是提倡适当弹些。理查德的曲子中,比较难的,程度也有五、六级,大部分有快板段落,音乐形象比较完整,有一定技术难度,对培养兴趣,培养乐感都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在一些高规格的比赛中,要慎弹,自己欣赏可以。(文/王喜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