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这么一个案例,说前两年跟朋友合作一起在四川音乐学院附近做琴行,主要卖钢琴,这其实是一个挺传统的行业,毛利感觉还挺高,并且因为产品的特殊性,受互联网的冲击没有那么大,以线下实体经营为主。但这两年细算下来,发现真的处处是坑,很多隐形成本,各种行业潜规则。
先说信息不对称,很多家长上网去百度,都是各种竞价排名广告,还有很多论坛(包括知乎)都是广告贴,内容基本都是吹自己品牌,黑人家品牌。其实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中国现在有四五千个钢琴品牌,都是浙江上海一些生产基地在规模化生产,但是他们都不承认自己是国产钢琴,一定要取一个特别洋气的欧洲名字,注册地放在德国法国,中国人还是觉得钢琴这东西特别高大上,一定要欧洲血统才够牛,其实他们不知道现在全世界估计80%的钢琴都是中国在生产,并且中国现在的制造技术,能力都是顶尖的(当然一些核心部件需要进口),我们的华为手机都可以跟苹果、三星在科技领域扳手腕,为啥很多人就不相信中国能制造出高性价比的好钢琴。再说了,国外的确有好的专业级钢琴,但是价格也是特别贵,一般家里面小朋友琴童练琴,预算在两三万以内的话,完全没必要。
再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吧,钢琴这行业就太特殊了。大多数时候一个家长计划或决定要买钢琴,都是老师建议,很多时候家长也觉得老师专业,如果老师第一时间知道这个信息,就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个信息不对称,说白了就是通过推荐合作琴行的品牌,潜规则拿回扣,我们作为实体店很多时候对老师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如果能有足够多培训机构老师合作,确实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客户资源,恨的是很多老师都狮子大开口,我们每个月除去房租、人工等开支,给老师回扣要分走我们大部分利润,也不敢得罪他们。最主要是我认为,因为信息不对称,这个行业的现状是畸形的,如果一个老师轻轻松松给家长一吹嘘引导,就可以赚两个月的课时费,谁还会去努力认真教课,并且给老师回扣也违背我的价值观。
说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行业都有内幕,很多人正是拿着信息不对等去挣钱。诚信,友善,价值,相信这才是商业的未来。
图片来源网络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