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学好钢琴相当于学会多种乐器,这就是钢琴的

来源:钢琴 时间:2022/11/12

钢琴是最佳的启蒙乐器。有人说学会弹钢琴,就相当于学会了多种乐器!毕竟乐器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无论是古筝、笛子、吉他、小提琴等,没有任何一件其他的乐器能够像钢琴一样提供如此丰富的音乐发展的可能性。即便是您的孩子以后选择其他的乐器,他对于音乐旋律、节奏以及和声的感觉将永远都不会消失。这或许就是钢琴独特的魅力。那么钢琴,对孩子启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1、钢琴教育能培养儿童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辨力和记忆力等。

学习钢琴除了要求双手在琴键上协调弹奏外,还要求眼、耳、脚等多器官的协调运动。从视谱、识谱、把握正确的触键到熟练地进行演奏,这个过程就是眼、耳、手、脚的大脑神经中枢反复锻炼,形成协调指挥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辨力和记忆力等,将为他们今后的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钢琴教育能促进儿童道德素质的形成

在钢琴教育中,通过对儿童的音乐形象培养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使儿童在艺术审美中净化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标准,从而有利于儿童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3、钢琴教育能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和严谨的作风

儿童学习弹钢琴需要经过长期而刻苦的训练,需要有坚强意志、过人的毅力和勇气才能弹出完美、和谐的乐章。因此,坚持学习钢琴可以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和做事严谨、认真、完美的作风。

 4、钢琴教育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体会不同的演奏方法所传达的感情,充分体会音乐的自然脉动。这样使儿童在把握动作与声音的关系、不同风格曲目的特点、典型节奏的同时,对演奏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升华,再从理性到感性得以回归,充分发挥儿童的表演和创造性潜能,培养了良好的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使儿童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

练琴,首先是用脑,耳朵,其次才是用手。弹出声音简单,但会用脑分析乐曲,用耳朵鉴别声音,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学琴者来说:最难的也是听觉,要会弹出好的声音,这首先需要有一副好耳朵,而且大多数时候,要靠自身的“悟性”加上老师的点拨才能有所成就。

何为用脑?——如果只是边唱旋律边弹,这恐怕算不上用脑。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要求,拿过一首新曲:首先,应该分段,也就是给音乐分句,一句一句地练。(第一乐句起码要节拍,音符都完全正确才向下进行)分段练习能够大大节约练习的时间,但很少有人这样去练习。更少有的一拿到新曲子,先把全曲都看一看,找一找难点,哪怕拿笔画几个圈也好。

其次,分段之后是分手——在单手弹时,要用非常慢的速度,以确保每一个音符的质量,每一个音符都要是独立的,清晰的,明亮的,要按照音符的时值准确地弹。做到宁可慢,不要断。(实际上,大多数人的“慢弹”,只不过是中速而已。其实要真正能够冷静得慢下来,去倾听每一个音。)

再次,确定指法,这个是很重要的工作,进入以后,都要学会先确定指法。指法的固定可以大大节约练琴的时间,确定指法之后,就一定严格的按照指法练习。(并不是为小朋友写的练习曲,当中很多首练习曲跨度都比较大,这就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更改合适的指法或给和弦合理地删掉一个音。)

最后,当前面的工作都处理完了之后,完整练习时,要按照乐曲的形象来演奏。每首曲子形象大不相同,演奏者理解亦有不同。耳朵(也就是听觉)是最难解决的任务之一,也是最难言传的东西。安东·鲁宾斯坦说:“你认为他是一件乐器吗?不,他是一百件乐器!!”车尔尼曾经说:“钢琴这个神奇的匣子可以弹出个声音层次。”两位前辈大师都用了这个词。个层次,也许你会说:那是大师,只有大师才能弹出个层次来,他能弹出个层次也因为他是大师。但就算我们现在弹不出来个层次,是不是也该试着在钢琴上,弹出尽量多的力度层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