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同学们参加的比较多的,一种是国内的音协和音乐学院举办的考级,另一种是国外的英皇考级。
国内的考级,一般分为1-10级,再高是演奏级;英皇考级分为1-8级,再低有入门级,再高有文评级。
这些考级一般都是允许同学们跳级考的。所以大家可以选择一级一级去考,也可以选择跳级。
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这两种考级方式:
一级一级考
一级一级考,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逐级考级,考过了一级,再考二级,考过了二级,三考三级,以此类推,这样一级一级考上去。
l优势
一级一级往上考的优势,一般体现在能够帮助同学们系统地练习演奏技术。
从考级难度所对应的练习曲进度来看,每一级都基本是个技术难度的台阶。比方说:
一级到二级,属于入门阶段,大概相当于拜厄练习曲的程度;三级到四级,属于从入门向初级过渡的阶段,大概相当于车尔尼的程度;五级大概是个车尔尼的程度;六级大概要学到,再去考级才能心里有底;七级到八级大概是克拉默练习曲到车尔尼里面几首比较简单的练习曲的程度;九级到十级大概相当于里面比较难的练习曲、克列门蒂练习曲、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肖邦练习曲和李斯特练习曲里比较简单的程度。根据上面这个练习曲进度来看,同学们如果一级一级地去考,就相当于把练习曲的进度流程都走了一遍。这样去学琴,在技术能力的培养上面就比较全面了,一般不会出现为了赶进度而故意中间跳过一本书的情况。
同时,上面这种练习曲的进度安排,可以说是我们学钢琴比较经典的教材进度安排了。教师们往往根据这个练习曲的进度,配上相关难度和训练特点的复调、奏鸣曲、沙龙小曲等,同时辅助以手指技能训练,让学生多接触音乐作品类型、体裁、风格。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级一级地去参加考级,是有助于同学们完整地、系统地学习钢琴演奏的。
l劣势
但一级一级去考,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同学们的进步曲线并不是直线型的。
在初学阶段,因为曲目简单,技术难度的要求也低,一首小曲练上几天功夫就能练熟了,大家都会觉得弹琴好简单,进度也都是很快的。
但是到了中级阶段,也就是五六级以后,尤其是练习曲弹得后半段和开始,由于练习曲的难度加大,对于技术完成度的要求也更高,同时与练习曲配合学习的复调、奏鸣曲的难度和曲目篇幅也随之加大,同学们的进度都会明显地慢下来,进步速度也不像原来那么快了,甚至由于一开始技术就没学好,基础不扎实,有些同学还会遇到技术瓶颈,卡在中级阶段的内容上面徘徊不前。
所以,根据考级对应的练习曲进度来看,如果大家是一级一级去考的,就会发现,一开始的几级,很快就能考出来,到了五六级之后,考级就越来越来难,进度越来越慢,可能一年两年也考不出一级,同学的信心会大受打击。
另一方面,考级的相邻的几个级别之间在技术上往往会有重叠,在曲目难度上的分别也并不是那么明晰,可能会出现五级和六级在某些曲子上难度差不多,或者同样是进度到的两个学生,技术学得扎实的那个可以去考七级,而技术不扎实的那个只能去考六级。
那么,如果每一级都去考,很有可能会将大家日常学琴的进度拖得很慢,变成了日常学琴为考级服务。而且频繁的考级,不停地要打断日常学习,插进考级曲来,会打乱正常的学琴进度。不断地获得一张又一张的考级证书,还会让许多立场不坚定的家长变得越来越虚荣,忘记了一开始学琴的初衷,变成了为了考级而考级。
跳级考
跳级考,也很好理解,就是不去逐级考级,而是今年考三级,明年考六级,今年考五级,明年考七级。
l优势
不需要逐级去考,同学们就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安排考级的进程。
就像投稿中所说的那样,大家完全可以练得久一点、学得好一点、积累多一点,再直接去考一个更高的级别。
比如说之前考过了五级,之后就可以开始先专注于和的学习,等到学完了,可以直接去考七级,手指技能好的同学甚至可以直接报八级去挑战一下。
这样就完成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学习,而后就可以进入以上程度的技术训练了。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跳级方式,可以作为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检验,当同学们完成了初级课程时,可以去考一考四级或者五级,完成了中级课程之后,可以去考一考七级或者八级。
同时,不要逐级考级,不要频繁考级,也能让同学们安心于日常学琴进度,更好地进行连贯的技术训练。
l劣势
跳级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家长为了追求考级的级别高,盲目要求孩子跳级,从一个低级别,一下子跳到九级、十级,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