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爆发前,美国曾负债磊磊,欠欧洲投资者40亿美元,战争爆发后,美国一夜之间从借债人变成了债权国,欧洲反而欠美国三十多亿美元,美国是如何做到的,美国在一战中是怎么通过战争崛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这场战争不但让德奥俄等欧洲几大传统帝国土崩瓦解。英国和法国也是遭受了重创,造成了三千多万人的伤亡,损失约亿美元。而远隔大洋的美国却异军突起,成了战争的获利者。美国是在最后一刻才加入这场战争的,他参战虽晚,却收获最大,不但跻身战胜国行列,还在战后取代欧洲,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商船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时任美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曾断言,这是一次对我们而言毫无作为的战争,战争跟美国毫不沾边。战争打响后,威尔逊宣布美国保持中立。他之所以宣布美国保持中立,跟美国此前一贯奉行的孤立主义,对外政策有关。孤立主义是美国的传统,从建国开始就有,还在19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国总统门罗就曾宣称,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干涉美国的事务,这一主义也被称为门罗主义。
美国利用其中立国的身份,在交战双方间做起了战争生意。
当时,英,法等国因不堪战争重负,不得不反过来向美国借钱,美国则不失时机,通过政府及私人银行向协约国提供了约亿美元贷款。这些钱又反过来被用于购买美国的食品和军火,极大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当时美国为了战争生意,不惜削减民用消费品的生产,从紧身胸衣制造业中节省了吨钢,从儿童玩具制造业中节省了吨锡。美国的农场和工厂因向协约国出售产品而兴隆起来。许多民用工业做了适用于战争用途的改造,原来制造暖气设备的工厂转为生产枪炮,制造钢琴的工厂转为生产机翼,一切可能的工具都被用来制造海洋轮船,可行驶的船舶从万吨位增加到0万吨位。
美国商船载着各类战争物资于大西洋两岸繁忙穿梭时,美国的石油巨头们也闻到了战争的商机。战争刚打响时,法国军队只有辆卡车和一百三十多架飞机,数年后已增加到7万辆卡车和架飞机。英国则投入了10万辆卡车和多架飞机在西线战场,每天消耗的石油就达桶。年,法国总理克列莫苏向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购买石油的紧急请求,威尔逊把这单生意交给了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标准石油集团。
然而威尔逊总统没想到,就在美国想借因中立身份所带来的红利时,一次事件却改变了他的立场。年,德国为彻底击垮对手,决定封锁英国的海上通道,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无限制潜艇战就是德国潜艇可不经警告,任意击沉包括中立国在内的任何开往英国的船只。此时,美国正借着各交战国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加速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其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亿美元,相当于战前的两倍。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不但是断了美国的财路,还向美国的中立国立场发出了挑战。
德国每周只允许一艘不在违禁品的美国船只进出英国。此外,德国外交秘书齐默尔曼给驻墨西哥公使发电,要他拉拢墨西哥站在德国一方,并许诺如果德美开战,德国可帮墨西哥夺回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和墨西哥州。
此时,威尔逊总统已开始暗中准备同德国开战。美国不能眼看着协约国输掉,如果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战败,美国的金融业和工业也会因此被毁。
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以后,美国和德国断交,年4月2日,美国正式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此时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美国的参战犹如半路杀出一匹黑马,战争胜利的天平倾向了协约国阵营,因为美国已经是全世界工业最强大的国家。
威尔逊总统对德宣战后,向欧洲派出一支由铁锤将军潘兴率领的远征军。由于美国是在仓促中参战的军队,尚未做好准备,因此闹出不少奇闻。美国远征军赴欧参战时,有些部队甚至连机枪都没有。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也在大西洋等水域加入到围捕德国潜艇的游戏中。美国参战后,虽然只出动了四个师的兵力,但在精神上对德国的打击却十分沉重。以至德国民众对战争失去了信心,反战厌战情绪严重,最终爆发了十一月革命,促成了德意志帝国的倒台,美国参战对德国的精神打击远超军事打击。
年11月,德国战败投降,此时的英法等协约国已元气大伤,唯有美国后来居上,以最小代价获取了最大利益。更让欧洲人难受的是,他们与美国的债权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战前美国曾欠欧洲40亿美元债务,到一战结束时,欧洲却反欠美国37亿美元。英国在战争中失去了1/4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德国则因战败,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相比之下,美国把全世界黄金储备的40%都揽到了自己手里。世界金融中心也因此从英国+伦敦转到美国的华尔街。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奠定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美国由此走向了崛起之路。到年,美国的工业总产量占世界的42%,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