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网都在转一篇很火的文章《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马术第一,钢琴只能排最后?》,我读完跟丁爸说:“我们风雨兼程学钢琴八年,最终还成了鄙视链的最末端”,丁爸说:“你不觉得把这么多兴趣爱好放在一起做比较很荒诞吗?其实,只要孩子和家长能够从兴趣的培养学习中收获美好和成长就够了,哪有鄙视一说。”。
借着丁爸的话,丁丁学琴路上的美好和艰辛,一幕幕浮现在我脑海里。
丁丁5岁开始学钢琴,11岁考过八级,进入初二,他因为功课繁忙,无暇顾及,暂时放下。回首一路走过的时光,我们发现,督促儿子学琴的方法不断在变化,唯有坚持不变。
一决定让丁丁学琴,丁爸就买了钢琴,最初我不赞成:“你这么早就把琴买了,万一坚持不下来呢?”“买琴就是为了坚持,如果你都时刻做好退的准备,孩子又怎么能持续往前走呢?”“嗯,有道理”,我点点头。
去琴行报了名,丁丁便开始踏上学琴之路。
“弹琴时候身体别晃!”“手怎么立不起来呢?”老师一边用手敲着钢琴,一边严厉地训斥丁丁。
“妈妈,我不想去上课”,这是钢琴课前丁丁最常说的一句话,看着儿子这么不情愿,我们也没坚持。
于是,刮风、下雨、寒暑假、感冒发烧.......都成为丁丁中断学琴的理由。
半年过去了,老师教得百无聊赖,我们学得漫无目的。
我跟老师聊起自己的困惑,她建议:“你们考级吧,虽然有些家长认为太功利,但这至少是个目标。”
于是,跟着考试教材学,3级、4级、5级,丁丁一年过一级。
进入6级,琴行给我们换了一位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她听过丁丁的演奏后,很郑重地跟我们说:“你们学琴的目的不应该只为考级,丁丁虽然考得快,但他的基本功并没有跟上,需要补,从现在开始,考级慢下来。”
从此,每学一个曲子,老师都要给儿子讲作曲家的生平故事,以及当时的创作背景,她希望儿子能够理解每一首曲子,从而生发出自己的感受,“你一定要弹出自己的特点,让别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丁丁的演奏。”她带着儿子严抠每一个音符的表现力,反复练,并要求每天在家至少练琴一小时。
于是,为了督促儿子练琴,我们一家人时刻在相爱相杀,斗智斗勇。
“丁丁,放学后先练琴!”
“我先玩会儿!”
“练完再玩儿!”丁丁不情愿地坐在钢琴凳上。
“把老师留的作业都过一遍。”
“嗯........”儿子不耐烦地拉着长音。
“都弹完了。”丁丁利落地合上琴盖。
“不行,有的地方不熟练,再练几遍!”
“谁说不熟练了!那你弹弹试试!”丁丁气呼呼地说。
每一天,我们的对话都这样重复着。
我知道,让儿子按照老师要求练习一小时是不可能的,每天能保持20分钟就不错了。好在,丁丁每次上课,老师对他的弹奏结果还是满意的。
不但不情愿在家练琴,因为老师反复抠细节,进度缓慢,丁丁感受不到演奏一个完整曲子的美妙,他又开始抗拒去上钢琴课。
我跟老师说了儿子的状态,“正常,学琴就跟爬山一样,刚到了一个高度,还没顾上歇口气,就又得开始攀登,难免有畏难情绪,但走过来,你会发现,孩子的逆商明显提高。别着急,我们共同想办法”,老师安慰我。
“要让儿子觉得练琴有趣才行”我和丁爸“密谋”着。
“丁丁,你的音乐会什么时候开,爸爸要买票。”丁丁一下子来了兴致,手绘了30张门票,分别卖给我和丁爸。
于是,每天晚上,我们都会督促儿子“丁丁,我们已经买了你的音乐会门票,今晚想听你的演奏。”
逐渐,丁丁似乎接受了练琴、学琴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在老师眼里,他不是个用功的学生。
11岁,丁丁通过了中央音乐学院8级考试。
“我不想考级了,我想弹点自己喜欢的曲子,比如《贝加尔湖》。”
我们同意了。
其实,在我们心里,也并不认为学琴的终极目标是考级,这只是与钢琴建立深度连接的路径。我们希望他的精神世界,除了功课,除了未来的工作,还有另一个花园,而他能在这个花园里自得其乐。
随着丁丁逐渐长大,他也发现,钢琴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辛苦练习,还有与世界多元文化快速融合的奇妙感。
丁丁9岁时,我们带着他利用暑假去新西兰插班上学,因为回来就要参加五级考试,他每天放学后要到学校礼堂弹20分钟钢琴。每当宫崎骏的《回到那个夏天》响起,喧嚣的礼堂顿时安静下来,很多小朋友会围上来,静静地听,然后好奇地问他:“你从哪里来?”“这个曲子叫什么名字?”“校长戴维是你爸爸吗?”“你喜欢吃寿司还是饺子?”......这让刚刚进入陌生环境的丁丁迅速认识了一帮小哥们。
10岁,我们带着的他到悉尼插班上学,课后,他每每去弹奏教室里的钢琴,两个女孩子就会伴着音乐翩翩起舞,还有的妈妈一手牵着大宝,一手抱着二宝在跳舞,一时间,不大的校园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
丁丁11岁时,看到英国剑桥的一个购物中心顶楼摆放着一架钢琴,他坐上去弹奏了《彩云追月》,匆匆行走的路人纷纷停下脚步聆听,一曲弹罢,大家鼓掌喝彩,这时,一个年轻女孩走过来,邀请丁丁跟她四手联弹,一曲又一曲,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音乐而惺惺相惜。
进入初中,有时候写作业累了,丁丁会自己坐在钢琴前,弹一曲《贝加尔湖》或者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每每音乐响起,我就会停下手中的事情,安静地聆听,曾经美好的过往一幕幕在眼前呈现,让人泪目......
钢琴、音乐与他不再是困境,而是一种疗愈。看来,我们曾经想把他带到音乐的花园里感受芬芳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而今,丁丁虽然暂时放下钢琴,但音乐一直与他相伴,只要闲暇,他就会戴上耳机,闭上眼睛,沉浸其中,他甚至带着我们追看很多大师的钢琴演奏视频。
所以,想起钢琴带给我们的温暖和美好,那些人为制造的所谓鄙视链,真是不值一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