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郑强教授的原话里,并没有”把英语踢出高考“这样的言论,只是说”英语学习占据了中国学生大量的时间“,却只有极少量的人会持续使用英语,有点得不偿失。
从年开始,英语被纳入高考,成绩计入总分,算起来,比我的历史还要长。从此以后,英语学科就开挂了,英语培训机构也遍地开花,国人英语水平越来越高。
偶尔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一些英语老师,英语讲得比外国人还纯正。
但是,我们真的有这么需要英语吗?
中企思智库的研究表明:
中国约有90%以上的人没有喝过星巴克;中国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中国还有13亿人没有出过国。
一、在现实生活中,英语真的重要吗?
我读书的年代,从初中开始学英语。一开始非常新鲜,毕竟英语书上的图片都非常卡通,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讲,依然是有吸引力的。
初中英语成绩还不错,几乎生次都只扣几分,全都是凭熟读课本后的感觉去做题,完全不懂语法。那时候也从不重视口语。
进入高中,语法更多,文章老长,英语成绩开始慢慢变差,一般都只能考分左右。学校搞了个英语角的活动,每周固定时间用英语交流,大多数同学开不了口,顶多就说个“hellohigoodbye。
大学过了四级,就再也没有学过英语,除了偶尔看原声电影的时候,偶尔能听懂一两句简单的英语之外,英语对于我而已言,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
现在有了小孩,偶尔可以教孩子认识几个单词,但是,孩子们将来如果不出国,英语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最让大家无语的是什么?
国内的西餐厅,需要看得懂英文菜单,还要学习西方礼仪去吃牛排、用刀叉。这就是所谓的绅士礼仪?如果不会,还有可能遭到嘲笑。
去国外,我们要入乡随俗,在国内,为什么还要刻意按照他们的方式去用餐?
有的人说:学了英语,将来环游世界的时候,到哪都可以和别人交流。请问,这是在炫富还是谈理想?
环游世界,首先得有钱有闲,几乎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即使有钱有闲,上路了,和人聊天的时候用得上多少语法?还不是几句简单的日常交流?再说,现在翻译软件越来越先进,即使完全不会英语,也可以用软件进行无障碍交流。
所以,绝大多数人的人生,是不需要英语的。翻译文献可以成立专门的团队,这样不是更专业吗?
二、正确对待英语
俞敏洪发表过言论。他说:“高考取消英语,损失最大的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越有钱就越有条件校外“进补”,贫困家庭孩子可能学不起。
但别忘了,他就是干校外培训起家的。
英语只是一个工具,需要的人,深入学习就好。
钢琴也不是高考科目,不也出了一个朗朗吗?
小学可以把英语和美术、音乐一样对待,要求不要太高,注重简单的交流,效果肯定更好。但是现在小学英语都开始上语法,考一大堆初中生都不太会的难题,完全没有意义。
众所周知,马云的英语非常强,甚至靠着英语的强势,才勉强进入了大学。但他是因为自己兴趣浓厚,长期和外国人沟通交流,才让自己的英语特别好的,如果从小就有人逼着他学英语,估计他的人生也不是现在这样。
高中同班一同学,理科比较强(我们偏远地区,成绩都不好),但是英语就是考不及格,高考英语只有50多分,总分竟然有多。就是因为英语差,没有进入好学校,白白浪费了一个人才。
为什么不能把英语的地位降低,让有需要、有兴趣的人去钻研呢?
三、把英语变为副科,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目前的英语学习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果也非常一般。
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还可以靠英语建立点优势,在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中多得到点分数,一旦进入社会,大多数人不会再使用。
而英语成绩差的学生,每天要痛苦地面对英语单词和课文,影响的,不单是英语成绩,还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把英语变为副科,对英语感兴趣、成绩好的学生,依然可以靠这个科目建立优势,而对英语头痛的学生,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别的科目。看起来,不论对成绩好的还是差的,都有好处。
我们的教育,总是想把学生变成全能的,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学生是”全都不能“。如果什么时候想通了,能够从小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长,社会的发展可能会更快。
大部分人,应该以学好口语为首要目的,
零起点英语入门0基础初学带中文汉字谐音的速成快速学语法书籍大全初级发音教材边听边学英语自学零基础淘宝¥18.8¥39.8购买想起一件事情,上次在女儿的钉钉群里,有一个孩子一直和老师用英文聊天,刚开始我还感叹,”牛娃真是无处不在“,后来才知道,那孩子一直使用的翻译软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