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忧心忡忡。
问她怎么了,她说因为疫情的影响,孩子马上要升小学了,到现在拼音都没学会。
我一脸黑线,上小学还没学拼音,这不很正常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光拼音就学了一个学期,有什么可着急的。
朋友像看外星一样看着我说,你都说的是那个年代的老黄历了?你还拿现在的教育和以前的比,以前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你写到都觉得是天才了,现在的孩子还没上幼儿园,都会写到了。
至于拼音,现在小学好好就不教,最多上两个星期。绝大多数的拼音都要在上小学前,通过幼小衔接班去学习。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小学时候,没有学会拼音,那么对不起,等到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已经落后了。
现在学习这么疯狂吗?我一脸诧异地看着朋友说。那你以为呢,现在很多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英语美术和数学了,这叫赢在起跑线。
还有更可怕的呢,朋友继续给我上课,她说现在幼儿园在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在学初中的内容,初中在学高中的内容。
朋友的话,不禁让我想起了网红教授郑强说的话。郑强教授说,我们的教育从小就搞歪了,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
当时看郑强说这句话,我还以为言过其实了,甚至觉得有点夸张的成分。现在听朋友这样说,才觉得我的现实生活里,领先教育处处如此遍地开花。
中国人做事似乎特别着急,喜欢什么事情都赶早,即便是学习,也喜欢比别人早早地学完。
最关键的是,中国人还特别喜欢攀比这个赶早。如果朋友的孩子能够从1数到,那自己的孩子必须要从数到0。如果朋友的孩子会加减乘除,那自己的孩子必须要会开方立方。如果朋友的孩子学了钢琴,那么自己的孩子钢琴必须要过10级,总之就是要比别人快,比别人早。
中国的家长可能是世界上最焦虑的家长,中国的孩子也可能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孩子,原因无它,就是事事赶早,时时赶早。
就比如小孩的拼音学习吧,就我所在的当地来说,上了小学,拼音最多学两个星期,学完就结束,会不会是你的事,小学老师说了,这些内容应该在幼儿园就要学会。
那么孩子拼音从哪学呢?
是在上小学之前的幼儿园学,但是公立幼儿园是不会教拼音的,因为教育局规定,不允许幼儿园教小学内容,所以这部分任务就交给了私立幼儿园。许多公立幼儿园的孩子毕业之后,还必须再去上私立幼儿园学习拼音,经过这种辗转的学习,一个孩子才能掌握拼音。
其实我一直很纳闷小学老师的做法,既然幼儿园不让教拼音,小学最多只学两个星期,那么孩子拼音到底如何去学?最后的重担就落给了私立幼儿园和社会上的各类培训机构。
为此家长也很郁闷,幼儿园不让教,小学教得快,要想真正扎扎实实学会拼音,到最后还是要回归到社会上的各类培训机构,难道我们的教育大计要靠这些培训机构来完成?
其实不光是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高中也是一样,学习的内容越来越超前,以前中学学的内容现在放在了小学上。结果导致教学越来越难,因为知识点超过了孩子的正常思维和能力水平,为此孩子畏学情绪越来越高。
即便不是搞教育的人都知道,任何年龄都有自己能力匹配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拔苗助长只会让学生感到越来越累。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上,刚开始的时候劲头很足,等到后面越来越畏惧学习,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拔苗助长式的超前学习。
这就像一个小孩子练习长跑,应该从米米1千米开始,但是有些人一开始就让孩子从3千米5千米起步,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训练,其实已经违背了正常的科学体育锻炼。
现在我们的教育,就像是拿着一个分数的鞭子,追赶着家长,生和老师永远朝前奔跑,在追赶的过程中,根本不顾及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体力和能量。本来是一个漫长的长跑,变成了百米比赛,用米比赛的速度去跑完马拉松,这实际上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提前预支能量去跑完长跑,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效果不错,但是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超前学习看似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长远来看,他其实是预支学生的发展能量。
任何学习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超前学习肯定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起得早未必身体好,学习还是应该按照规律来。
其实这种超前学习是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你要明白,如果大家都着急的超前学习的话,就没有心思和精力顾及两岸的风景了,学习的真正乐趣也就感受不到了。
您是怎么看的?请留言交流。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联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