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黄蕙兰亚洲首富千金嫁鳏夫,66岁选择离婚

来源:钢琴 时间:2023/6/8

黄蕙兰,这天,听说自己的丈夫顾维钧与张学良等一帮好友打牌,其中就有严幼韵。出于作为一个妻子的敏感,她决定去找丈夫,她想挽回一些东西,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怨妇。

当她气冲冲地赶到现场,想拽丈夫顾维钧出来时,顾维钧对她全然不予理睬。愤怒的黄蕙兰,当即拿起桌上的热茶,直接倒在了顾维钧的头上,而此时的顾维钧却异常地冷静,坐在那儿不动,淡定地跟

严幼韵说笑,

招呼牌友们继续打牌。

顾维钧对站在自己面前的妻子,漠然视之,空气一度凝固。骄傲的黄蕙兰内心受到了极地羞辱,丈夫的冷漠让她一下子跌入冰窟。

忽然间明白,在这场婚姻里,一直都是自己在唱独角戏。她都已经不认识现在的自己了,竟然是眼前这个歇斯底里,近乎的崩溃的女人。

她决不允许自己再做有失身份的事情。她独自黯然地离开了,只是不曾想过,她会如此的狼狈。

年,66岁的黄蕙兰与顾维钧离婚,结束了这场长达36年的婚姻。

黄惠兰自己写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顾维钧夫人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我们的婚姻不完全是中国传统式的,不是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神案前首次见面;他对我的照片一见钟情,于是妈妈安排我到巴黎和他会面。我嫁他是顺从妈妈的愿望,而他娶我是因为他看到一张漂亮的面庞,此外就没有什么了。”

黄蕙兰出生于爪哇,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她的父亲黄仲涵,爪哇华侨首富,经营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糖业,享有“糖王”之称,母亲魏明娘是当地华人圈首屈一指的美女,家世显赫。

母亲魏明娘视她为掌上明珠,在她3岁时,就送给她镶有80克钻石的金项链。母亲尤其重视对黄蕙兰的教育,请家庭老师教她学习英文、音乐、舞蹈、美术等。

尽管她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但她在青少年时期,自由自在的旅居生活,陪着母亲魏明娘和姐姐黄琮兰旅居国外,伦敦、巴黎、华盛顿或纽约之间几个城市切换,熟悉欧洲西方几个轩家的文化风情和生活方式,并且能说法、英、荷等六种语言,富有天生的交际才能。

这么一位出色的首富千金,为什么会嫁给顾维钧呢?一个当时已经有过两段婚史的鳏夫呢?

年,当时在巴黎黄蕙兰的姐姐黄琮兰,为了结交权贵,邀请了中国代表团成员到她的家里做客。当时顾维钧是代表团中的一员,在做客期间,被他黄琮兰家钢琴上的一张照片吸引,沉浸其中到了一种忘我程度,照片上嘉人正是黄惠兰。老道的顾维钧当即表示出迫切的意愿,要结交黄蕙兰。

姐姐黄琮兰就主动联系了母亲魏明娘,告知外交官顾维钧有意结识黄蕙兰,母亲立即同意了此事,黄蕙兰对此并不感兴趣,但碍于母亲的面子,便答应去见一面。

初次见面,黄蕙兰对顾维钧很淡漠,相较其他的追求者们,顾维钧无疑是最无趣的一个,不会跳舞,不会骑马,甚至不会开车。

但是,顾维钧毕竟经历过两次婚姻,知道如何获取女人的芳心,事实上他也确实有一定的魅力和才华。他用自己方式让黄蕙兰对其产生了好感。随后,展开对她疯狂的追求。

顾维钧甚至愿意在美容院门口等她数小时,只了送上鲜花和钻石;还让她享受乘坐法国政府供给外交特殊牌照的车特权,有专职司机服务;听歌剧可以享用国事包厢。

当时的顾维钧希望和她立即结婚,还表示要在布鲁塞尔中国使馆为她举行一个正大光明的婚礼。

这些特权和荣耀,都不是她父亲的钱可以买到的。

黄蕙兰慢慢发现自己已经陷进了顾维钧的热情里,但是这个男人始终没有对他说“我爱你”,也没有问自己是不是爱他。

母亲魏明娘对这桩婚姻的态度很明确,她劝说黄蕙兰:

亲买不到的特权,顾维钧可以给你,你一定要嫁给他,而不是像我找一个平庸之辈做丈夫。

她想让女儿过上不同于自己的婚姻生活。

但父亲黄仲涵坚持不同意这桩婚事,他甚至找侦探调查顾维钧,父亲发现了一个问题:顾维钧曾在上海和一个女子结婚又离婚了。最近死去的年轻女人是他第二个妻子。

父亲曾给母亲打来电报“你在干傻事。如果你把蕙兰嫁给顾维钧,她永不能成为他的正室,因为他在中国已经有一房活着的妻子。你怎能如此对待蕙兰?”

父亲的反对并没有阻止她和顾维钧的结合。

年10月2日,一场浩大的婚礼在布鲁塞尔的中国大使馆举行,黄蕙兰与顾维钧结婚了。这年,黄蕙兰27岁,顾维钧32岁。

各国大使,各界名流悉数到场,黄蕙兰豪华的嫁妆不可复制,每一朵玫瑰都镶有钻石。这场奢侈盛大的婚礼,让她充满了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待。

作为新郎的顾维钧也特意为她准备了新婚礼,一只镶着克什米尔蓝宝石的订婚戒指和一件貂皮长斗篷。但是看惯奢侈豪品的黄蕙兰并没有把这两个东西看到眼,漫不经心地随手塞进了衣柜。这个细微的细节,隐隐暗示婚后存在的分歧、不和谐。

婚后的生活,他俩还有多姿多彩的,正如黄蕙兰在自传中写到的:“我嫁给顾维钧,在他当驻法、驻英、驻美大使期间,我过着令人兴奋的日子,和各种有趣的人们生活在一起。”

可是为什么,两人在携手36年后,黄蕙兰却选择了离婚?

黄蕙兰自幼受到艺术熏陶和生活的履历,让她对时尚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当时,她甚至是时尚的风向标,有“远东最美丽的珍珠”之称。

受到她时尚影响的,还有“第一夫人”宋庆龄。有一次,宋庆龄住在黄蕙兰家里,看到她的各式各样的旗袍,而对旗袍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有一次,冬天,她从国外回到上海,因为皮肤病不能穿丝袜,她就索性光腿穿旗袍。估计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上海的名媛们,都不穿丝袜,穿着旗袍在寒风中行走在大街上,她俨然在这些名媛中是时尚教母级的人物。

美国《Vogue》杂志曾这样评价黄蕙兰“她优秀的审美品位向世界完美展现了-年代受过良好教育、富有的中国女性是什么样子。”她还被《Vogue》杂志评为—年代“最佳着装”中国女性,当时一起参评选有宋美龄、林徽因、阮玲玉等有名的民国传奇女性。

婚后的日子里,黄蕙兰陪同顾维钧出席各种贵族伯爵场合,行走了名利场,从容自信,侃侃而谈。

才华横溢的外交官和风华绝代的夫人,一富一贵,走到哪里都是靓丽的风景线,被称作是中国的橱窗。她讲着一口流利的外语,穿着昂贵的华服,与英国女王一起出席宴会,还参加过白金汉宫的宫廷舞会……

国内报纸如此评价黄蕙兰:“挟慈父之多金,依贵婿之显要,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活跃于国际外交权贵之中。”

这样卓越的妻子,并没让顾维钧感到荣光,反而让他感到压力倍增,两人之间逐渐产生隔阂,感情也越来越淡漠。

黄蕙兰并没感受到这些,在她内心的爱国情怀,让她觉得为国家出力,花钱理所应当。

顾维钧任外交官之际,中国正值战乱,对内政权混乱,对外国力贫弱,外交使馆已经很破旧,她自己出钱将使馆进行了翻修,维护使馆的形象。

顾维钧回国工作,为了能有一处居所,她更花重金买下北京狮子胡同陈圆圆的故居,在此期间,她甚至承担顾维钧应酬所需的一切花销。

这样的相处模式,让顾维钧颇有压力,妻子黄蕙兰过于招摇,花妻子娘家的钱来帮助自己,让他很没有颜面。心高气傲的黄蕙兰却毫不介意。

顾维钧甚至要求她只能戴他买的珠宝首饰,这让她无法理解。

黄蕙兰对这段婚姻付出了很多,丈夫除了无视,还产生更多的误解,终究是错付自己的良苦用心。就如她说的“他对待我,就是忍让,供吃供住,人前客客气气,私下抛在一边。”

可惜啊,两人出生环境不同造成许多观念上的众多差异。这样一对在旁人看来默契的权贵夫妻,除了在公共场合,私下里已经很少再有交集。

黄蕙兰曾说:“他很有才华,但缺少温柔和亲切的天赋。他对我不是很亲热,而是常常心不在焉,有时令人讨厌。他是国家需要的人,却不是我所要的丈夫。”

离婚后,黄蕙兰选择独立生活在美国曼哈顿,父亲在爪哇的财产被日本人侵占,世界各地的房产也受战火影响而不复存在。

那些风光无限的日子转眼便如泡沫一般消散,她坦然地接受了急转而下的生活。她选择用自己的才华来养活自己,参加演讲来获得报酬,尽管回报不多,但她却乐在其中。

晚年的黄蕙兰,一只京巴狗伴她左右。她在80多岁高龄完成了这部回忆录,翻开她的回忆录,语言平静又安宁,曾经的好时光不值一提,如今清寒贫苦也无需苦恼。

年12月,在她生日这一天,岁高龄的黄蕙兰在纽约辞世。究其一生,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的背后,是一颗玲珑剔透的心和一抹傲然不屈的魂。

#黄蕙兰#顾维钧#婚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