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用钢琴演奏出圆周率竟然这么好听

来源:钢琴 时间:2023/4/3
北京中医医院痤疮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5/9105380.html

作者:小雅谈琴

音乐和数学,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乐曲1:

圆周率π之歌

(文末有彩蛋!)

看完后是不是感觉很有趣,没想到圆周率竟然还能这么玩!要是孩子们会了这首曲子,岂不是又多了一项背圆周率的新技能~

音乐与数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毕达哥拉斯音阶

在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外出散步,经过一家铁匠铺,发现里面传出的打铁声要比别的铁匠铺更加协调悦耳。他走进铺子,量了量铁锤和铁砧的大小,发现了一个规律:音响的和谐与发声体体积的一定比例有关。而后,他在琴弦上做试验,进一步发现只要按比例划分一根振动着的弦,就可以产生悦耳的音程:如1:2产生八度,2:3产生五度,3:4产生四度等等。他率先认识到所拨琴弦产生的声音与琴弦的长度有关,并发现了和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毕达哥拉斯音阶(ThePythagoreanScale)和调音理论就这样诞生了,从此使音乐成为一门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艺术科学。

乐曲中的黄金分割点

据美国数学家乔巴兹统计,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有94%的曲目的高潮设计符合黄金分割比例,这个结果令人惊叹。我们不知道莫扎特是有意识地使自己的乐曲符合黄金分割,抑或只是一种直觉的巧合。不过有音乐家认为,创作这些不朽作品的莫扎特,也是一位喜欢数字游戏的天才。莫扎特是懂得黄金分割并有意识地运用它。

除了莫扎特的作品,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的夜曲中都可发现黄金分割点在乐曲高潮部分位置的巧妙安排。

了解了这些,以后就不要再把音乐和数学看成两个独立的学科啦!其实无论是音高、强弱、还是时值、节奏、拍号等,都是离不开数学的排列规律呢!

如果孩子只喜欢音乐不喜欢数学或只爱写计算题不爱练琴,你可以告诉他们:数学和音乐可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呢。我们要引导孩子思考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锻炼孩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相信孩子们发现了音乐课与文化课之间的联系也会很兴奋呢。

(文章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END—

文末彩蛋:

如果您想自己演奏出这首“圆周率之歌”,可以在评论中回复“圆周率乐谱+邮箱”,就可以收到高清版的乐谱啦。

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