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狂飙运动(SturmundDrang)”掀起了“浪漫主义”大潮,这种新潮流和新风格首先普遍流行于欧洲文学中。
在这场运动中,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突破循规蹈矩的古典形式,用个性化的语言,不拘一格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
音乐上的浪漫主义运动稍晚于文学上的浪漫主义运动,大约从19世纪20年代起贯穿整个19世纪并延续到20世纪初。
浪漫主义音乐与发生在文学、诗歌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浪漫主义艺术的风格特点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环境。
随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的形成,钢琴音乐也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从贝多芬的后期开始,钢琴作品出现了极为多样化的风格,其创作已不同于古典乐派时期那种严格的、有限制的、程式化的写法。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音乐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感情胜于理智,强调个人主观感受,表现个人的主观感情。
在某种程度上轻视曲式、结构的规则,常采用有特色的短小曲式,取代了奏鸣曲式的主体地位,形式上无拘无束,常用抒情和描写的手法,强烈地表现出个性和民族性。
钢琴作曲家们把注意力从追求形式结构的完美转向更加注重感情的表达,他们继承了贝多芬那种发展音乐动机的创作手法,更加注重戏剧性对比色彩的运用,开创出浪漫主义音乐的新时代。
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特点概述
一、“浪漫主义”的含义
“浪漫”一词音译于“romance”,此词原指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英雄史诗的骑士传奇。
19世纪初,欧洲文学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这就是所谓的“浪漫主义”。
曾经出现过许多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大哲学家卢梭的名言精辟地表达出浪漫主义的完整观念:“我不同于我所见过的任何人,即使不更好,但至少我是不同的。”
法国作家艾丽斯·加博为其下的定义是:反对一切保守势力;将艺术家本人假定为英雄;爱情至上,伴随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景的描绘;夸张的感情、伤感或过度的热情与敏感;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并以此左右读者、听众与观众,使之感动。
浪漫主义艺术突破循规蹈矩的古典形式,用个性化的语言,不拘一格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
二、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特点分析
浪漫主义钢琴作品强调主观性的情感表述和自传性的心理描述,并且以抒情性为主要表现形式。
浪漫主义作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倾心于标题性的钢琴音乐创作,作曲家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合,他们在钢琴作品的体裁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
突破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钢琴音乐体裁,例如:即兴曲、音乐瞬问、练习曲、圆舞曲、叙事曲、狂想曲等单乐章的钢琴作品,还有以若干小品组成的钢琴套曲,即便是传统的奏鸣曲也被赋予了浪漫气质和个性化处理。
同时,音乐家们的创作手法大大丰富,旋律的抒情性、伸缩性,和声的色彩性,音乐中明显的强弱力度的变化与对比,节奏更趋丰富和有弹性,民歌因素的明显增加等,都构成了这个时期音乐的鲜明特征。
(一)强调个人的抒情性
浪漫主义钢琴作品具有许多与同时期其他器乐及声乐的共同特点。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强调个人的抒情性,偏重幻想和夸张的手法。
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充满矛盾,浪漫主义钢琴家表现得最多的,是对梦寐以求而又难以实现的事物的渴望。
梦幻般的诗意和火热的激情是这一时期钢琴作品中常见的内容。
浪漫主义音乐是对人世间喜怒哀乐一切情感的最直接的披露。
贝多芬的音乐固然包罗了不亚于浪漫主义情绪的如火如荼的激情,但是他能够竭尽全力用一种现实的音乐语汇将其表露无遗。
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却往往留给人们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正是区别于古典主义音乐的一大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家总是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那种说不清、道不尽的,现实世界所不可企及的幻境之中。
(二)重视音乐与文学、绘画、戏剧等姊妹艺术的结合
在钢琴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标题性的乐曲以及与文学有关的叙事曲、十四行诗、无词歌、小品套曲等。
在钢琴曲的体裁中,古典奏鸣曲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
各类不拘一格、各行其是的钢琴体裁,如特性小曲、夜曲、间奏曲、幻想曲、即兴曲、狂想曲、随想曲、圆舞曲、波罗乃兹、玛祖卡等被竞相推出,用以更自由也更具体地表现特定的情绪和景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