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次接触IBM的消费品是什么时候?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IBM已经从一家制造业公司转型为信息技术和业务咨询公司,虽然它已经不直接生产消费类的“机器”,但是公司的名字估计并不打算变更(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
IBM最新的标志已经改为黑色,但是外界仍普遍叫其为“蓝色巨人”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中国的消费者对IBM的消费品仅存的印象,可能是联想收购前的ThinkPad,这只是IBM的一个产品。
IBM的ThinkPad电脑图片来源:网络估计大部分人很难想到,IBM还参与制造过可以自动演奏的钢琴,就是那种美国西部片中摆在酒吧里自动弹奏的钢琴。前段时间大热的美剧《西部世界》里,就有这么一架钢琴,当时看着这个钢琴总是莫名其妙的出戏…
《西部世界》剧照图片来源:网络上面这张图片就是剧中的钢琴,钢琴上的纸卷特别显眼,这个打孔纸卷是钢琴可以自动演奏的关键,纸卷上打的孔相当于给机器阅读的琴谱,打孔纸卷与演奏器相连,通过纸卷缓缓转动,纸卷上的孔位与机械连动,驱动相应的“木手指”击打琴键奏出音乐。
自动钢琴纸卷动图来源:网络说到这估计已经有人看明白了,是的,纸卷上打的孔,不就相当于今天电脑的代码吗?IBM早期虽然做了钢琴的“配件”,但是也正是由此而孕育出了IBM的主业,计算机与电子信息业务。
一、公司初创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所有的信息记录还都是用笔和纸完成的。可以想象,政府的行政管理有多么缓慢,而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Bureau)是受影响最大的机构。他们需要每十年统计一次人口,但所有的工作都用手工完成太慢了,年的人口普查就花了七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十年做一次,一次做七年,一定程度上来讲,不是不想快,而是没法快……
整个事情就像噩梦一样,但是大多数人看到的是让人头大的“灾难”,有人看到的却是机会,这个人就是赫尔曼·霍尔瑞斯(HermanHollerith),也译作赫尔曼·何乐礼。
赫尔曼·霍尔瑞斯图片来源:网络赫尔曼当时在人口普查局工作,他受够了人口普查工作的缓慢进度,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开发了一台机器来加速人口普查。最终他发明了制表机,第一台机电式计数机。
霍尔瑞斯式打孔机图片来源:网络这里就又和我们上文提到的自动弹奏钢琴产生了联系,因为赫尔曼需要一种存储信息的方法,而纸卷是他的考虑第一解决方案。不过后来没选这种方式,因为纸卷太脆弱了,所以他只好选择打孔卡片。虽然打孔卡很古老,但是很实用,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打孔卡仍然被用作数据存储。所以打孔卡也被叫做霍尔瑞斯式卡或IBM卡。
IBM打孔卡片图片来源:网络霍尔瑞斯式的制表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开端,他自己也看到其中的商机,因此在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全世界的人口普查局都为此而感到高兴,霍尔瑞斯最终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年,他卖掉了自己的公司,价值超过万美元。现在看价格可能不高,但是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每天只能挣两美元。那么是谁买下了霍尔瑞斯的公司呢?是查尔斯·弗林特(CharlesFlint)。年,霍尔瑞斯这家卖掉的公司与另外三家制造钟表和商业秤的公司合并,组成CTR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Company),年更名为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
二、计算机时代
霍尔瑞斯的制表机是IBM业务的核心,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公司也在扩大产品范围,二战期间,公司一度为美军制造步枪和其他装备。
马克1号图片来源:网络二战中后期,IBM回到了自己专注的领域,并承建了美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机,IBM将其命名为AutomaticSequenceControlledCalculator(全自动化循序控制计算机,缩写为ASCC)。这台计算机重量超过4吨,可以装满一个房间。这时的计算机还处在电子管时代。
马克1号在哈佛的照片图片来源:网络IBM参与承建的这台计算机是哈佛大学教授HowardH.Aiken(霍华德·艾肯)设计的,年IBM将其捐赠给了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给这台计算机起了个名字叫做:马克一号(MarkI)。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