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钢琴琴弦的振动方式

来源:钢琴 时间:2022/12/1
甲氧沙林搽剂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40105/4322201.html

弦振动的方式与状态较为复杂,用肉眼仅能观察到它的横振动,而其纵振动、扭转振动、倍频振动却难以直接看到。

1.横振动

这是一种与弦体走向相垂直的振动。弦的横振动,看起来呈枣核形。两端不动,为振动的“节”,中间振幅最大,为振动的“腹”,如图1—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弦的全长振动的同时,还做1/2、1/3、1/4等分段振动。如图1—2所示。

全长振动产生基音,它决定着琴弦发音的音高。分段振动产生频率为基频整数倍的一系列谐音(泛音),它们的分量关系到弦发音的品质。

谐音的振幅大体与它们的序数成反比,是按1/n(n为谐音序数)逐渐下降的,如第二谐音的振幅为基音振幅的1/2,第三谐音为1/3,第四谐音为1/4,等等。

2.纵振动

弦做横振动时,张力发生周期性变化,故而使弦同时发生纵向振动(与弦的走向相一致的伸缩运动),如图1—3所示。

在同一条弦上,纵振动的频率要比横振动的基频高得多。其本身也伴有一系列谐音,它们对弦发音的音色有一定的影响。

纵振动的频率除与弦长、密度有关外,还与弦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

3.扭转振动

当我们用琴弓擦弦或用手指、拨片弹弦时,弦除做横振动、纵振动外,同时还会做扭转振动,如图1—4所示。

扭转振动的频率比横振动基频要低,其基音亦有一系列谐音伴随。扭转振动对弦发音的音色有一定影响。

扭转振动的频率除与弦长、密度有关外,还与弦的刚性系数有关。

4.倍频振动

由于弦乐器的挂弦点不是绝对固定不动的,所以弦乐器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倍频振动。弦在做横振动时,每完成1个周期,而与弦连接的物体(如竖琴的音板)被带动并振动2次,其基频为横振动基频的2倍,故谓之倍频振动,如图1—5示。

这种振动与横振动是同步的,它加强了2次谐音。倍频振动也有自身的谐音系列,它对弦发音的音色产生一定影响。

在乐器的实际演奏当中,上述弦的4种振动方式常常是共存的。,因为横振动必然引起纵振动;如果是拨弦或擦弦,又会有扭转振动(击弦没有扭转振动);至于倍频振动,只要拴挂琴弦的部件在弦长的方向上有弹性,总是会发生的。乐器的结构、激发弦的方法,决定了每种振动方式所占的分量。

在此强调一点,弦振动中,横振动的作用突出而重要,其基频决定了发音的音高,其谐音系列在弦的音色上起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不少文献、资料在论及弦振动时,只讲横振动而不提及其他三种振动方式,其中弦振动的概念,是特指横振动,这一点应注意。

#钢琴调律与调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