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网友在网上公开说:“古筝很难听。感觉所有的古筝弹奏的曲子都非常不和谐,毫无音律和谐性可言,古筝本身的音色也难听,真不知道古筝为什么地位这么高?”
六甲番人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些似是而非信口雌黄的说法来吸引大家的眼球?这位网友这么说的初衷是什么呢?是真的讨厌古筝?还是想打压古筝这种传统民乐?
每个人都有喜欢或讨厌的自由,这位网友如果是发自内心的讨厌古筝,那我们大家也只能尊重他/她的内心。但如果说不出一二三四,就来到网络公众平台误导大家,六甲番人认为是不妥的。
这里说到了“所有的古筝弹奏的曲子”,这样说是不妥的,不知道这位网友一共听过多少首古筝曲子?除了那些年纪很大的古筝专业老师,恐怕没几个人敢说听完古筝曲子,更不用说现代很多乐曲都改编成了古筝曲目。如果说的是“传统十大古筝名曲”,那还有可信之处。
还有“非常不和谐”、“音色也难听”,更不知从何说起,古筝素以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艺术表现力很强而广受大家喜欢。当然,如果这位网友听的是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乱弹琴,那感觉不和谐和难听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古筝演奏是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的,比如西方七音音阶的“fa”(4)和“si”(7),初学者就很难准确地弹出来。此外,如果古筝调的音高不准,也会影响音色和听觉效果。
但是,演奏技巧不好和古筝音高不准造成的听觉效果,能说是古筝这门艺术存在的问题吗?举个例子,六甲番人不懂钢琴,我去胡乱敲几下,然后让大家评判钢琴弹奏的曲子好不好听,这样是否可以?
对于古筝这门古老的艺术,六甲番人建议大家抱有尊敬之心,切勿先入为主,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在闲暇的时候能亲近古筝,心情烦躁时可以听听《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情绪低落时可以听听《春苗》、《春到湘江》,希望激发斗志的可以听听《战台风》,此外,还有《茉莉芬芳》、《夜深沉》、《林冲夜奔》、《寒鸦戏水》等都值得沉下心来好好欣赏。
我是六甲番人,希望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尽微薄之力,上文如有言语过激之处,希望大家谅解,更多精彩,敬请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