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第一批国家一级钢琴家,曾被周总理接见,如

来源:钢琴 时间:2023/3/9
北京治疗皮肤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05/9278663.html

最近,央视综艺又帅出了新高度。

《经典咏流传》自开播就掀起热潮,现在仍保持着豆瓣9.0的高分。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在第一期中,如果说杨洪基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重温经典,那她的《梁祝》就是经典本身。

最后出场的满头银发的老人,击中了我的内心。

巫漪丽

去年3月份的时候,一条《梁祝》的视频刷爆微博。

她衣着朴素,头发花白,身躯佝偻,和家门口晒太阳的老太太没有一点不同。

但当她的手指触碰到钢琴琴键时,「震惊」不足以表达我的惊讶。

音符从她指尖缓缓流出,人们仿佛看到一个花季少女,在满是花朵的草地上翩翩起舞。

婉转有力,惊为天人。

新加坡独立创作室“静境镜”举办的“老不得空”座谈会《梁祝》

她是中国第一代钢琴家,是“钢琴之王”李斯特再传弟子梅百器唯一一个儿童学生。

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6岁学琴。

她天赋惊人,8岁毫不费力的夺得全上海儿童音乐比赛第一名,引起了世界著名音乐家梅百器的注意。

在梅百器亲临现场听到她演奏后,二话不说将她收为门下弟子。

和她同门学艺的还有吴乐懿、朱工一、周广仁、傅聪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音乐家。

当时梅百器没有小学生,他听说了我,后来又跟他讲,我的家里边,就是我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啊,什么经济不宽裕,他说好,我给她奖学金。就是这样(梅百器收了巫漪丽做学生),所以我没有付全额的学费。

18岁时第一次正式公开演出,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绎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没想到一战成名,瞬间红遍整个上海滩。

24岁离开上海交响乐团加入北京中央乐团,32岁被评为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

国内巡演不断,还代表国家远赴波兰、丹麦、印尼、缅甸等许多国家演出。

北京中央乐团合影前排左三巫漪丽

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被誉为「中国最好的钢琴伴奏」。

对于这个头衔,她谦逊的笑称:那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的事,而且我只能说是‘最好的钢琴伴奏之一’吧。

年,作为向国庆的献礼,巫漪丽找来《梁祝》总谱,花了三天三夜创作出钢琴曲《梁祝》,从此与《梁祝》结缘。

我希望能够做到西洋乐器中国情。

钢琴不仅给巫漪丽带来了无限荣耀,也让她结识了一生挚爱,中央乐团第一任小提琴首席杨秉荪。

两人在北京低调成家,无论条件有多差,有琴的地方就是舞台,琴瑟和鸣,就是幸福。

和他一起合作的时候,我愿意做绿叶。

十年浩劫,一朝梦碎,文革中杨秉荪获刑入狱,被判10年,巫漪丽无奈与爱人天各一方。

年,她赴美深造,学习新的教学法。

美国报纸媒体对她的专题报道

机缘巧合,她定居新加坡,曾经的辉煌已归于平静,以教琴为生。

她坚持「从音乐内容启发学生」,认为感化和共鸣比固化拍子练习更重要,慢慢地打破了新加坡“硬练死练、考级过关”的教学法。

她始终认为,只有内心产生共鸣,才能真正把音乐学好。

就像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也永远教不好不能理解音乐的学生。

不仅如此,她还鼓励老年人学习钢琴,积极参加各地中老年钢琴联谊会。

20多年下来,百人可没有,但50人应该有了。

她的学生中,最大的学生已有90岁高龄,不少学生已取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八级考试文凭,以及其他各类殊荣奖项。

几十年踽踽独行,窘迫到房子都是与别人合租。

让她感到慰藉的就是学生拿了大奖,或在异国他乡听到熟悉的《梁祝》。

弹钢琴就不孤独了。

有一位学生很欣赏巫漪丽弹奏的钢琴曲,便问她是否有专辑。巫漪丽回答说,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出专辑。

这位学生家境富有,便表示愿意资助巫漪丽录制、出版专辑。

几经周折,在年,77岁高龄的巫漪丽终于如愿出了第一张钢琴独奏专辑《一代大师》。

专辑一经面世,就引起业内外如潮好评。

唱片公司对我说,能够弹奏中国乐曲作品的人中,你是一代大师,这个我不敢当,说我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钢琴家,倒算是符合事实,但我算不算‘大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标准。

5年后,83岁的巫漪丽又出版了第二张个人专辑《一代大师II》。

这张专辑获年度十大发烧唱片奖,巫漪丽荣获年度音乐艺术成就奖。

著名录音师杨四平:她是弱不禁风,但她一坐到琴前面,根本不是八九十岁,所以我说她的每一个音符像裹着芬芳的露珠,在荷叶上跳动。

她选录舒伯特名曲《鳟鱼五重奏》,以此怀念她的师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朱工一。

朱工一在病中听她弹完《鳟鱼五重奏》后对她说:你不能单纯教学,你要继续演奏,在演奏中才能真正释放你对音乐的感情和见解。

年6月,巫漪丽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

她还特意托朋友从新加坡给身在美国的前夫杨秉荪带去,即使隔山跨海,还是想跟最在乎的人一起分享。

然而与喜讯一同传来的,还有杨秉荪病逝的噩耗。

奖杯被放在一旁,巫漪丽默默地换上白色上衣,来到录音棚,又弹起了《梁祝》。

弹到哭坟,她似乎把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指间,让悲伤在琴键上四溅。

转到化蝶,她又柔情似水,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倾诉。

她的《梁祝》不可复制,她在弹奏自己的一生。

缓缓来到钢琴前,花十秒钟整理好自己的心绪,当指间触碰到钢琴时,这位老人就会爆发年轻人的力量与生机,令人不可思议。

台上的她神采奕奕,台下只能一步步慢慢挪动。

纯享版巫漪丽《梁祝》

盛名之下,她在新加坡的日子并不宽裕,独自一人,租住一个单间,和房东一家人同住一个屋檐下。

没有手机,靠书信与远方的朋友交流,这既是她与亲朋交往之所需,也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中文水平。

身在异国他乡的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现在的她,每天都要练琴、教琴、读书、写信、听新闻,有时为演出做做准备,有时去看画展找找灵感,也还在酝酿新的作品。

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大,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租住的房子不大,钢琴就放在客厅,为了有充足的时间练琴,她没有为了挣钱收很多学生,一箪食,一瓢饮就是她的日常。

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只希望有一个能让我保持弹钢琴的环境。

满头银发,笑容灿烂。

之前微博上盛传的视频,拍摄于今年2月新加坡独立创作室“静境镜”举办的“老不得空”座谈会。

我之所以接受‘老不得空’的演出邀请,是因为我老来回顾我的一生,觉得确实不是一场空。

心灵洁净犹如孩童,优雅迷人从来与年龄无关。

时间在她面前,竟然显得如此浅薄无力。

繁华纷乱的生活在她眼里变得如此简单,只要有钢琴就够了。

我弹了一辈子钢琴,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说比较得心应手,但是离‘最高水平’还差着距离,我希望我的巅峰在未来。

于她而言,幸福是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只愿守一架琴。

岁月只能夺走她的容颜与精力,可根植在内心,流淌在血液里的气质和艺术造诣永远不会老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