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TomWaits签约AsylumRecords的时候,他和这家厂牌都是新的。当时的TomWaits还是圣地亚哥民谣咖啡馆的常客,面目丑陋,酷爱BobDylan;成立于年的AsylumRecords虽新,旗下已有一批南加州最好的音乐人,包括JacksonBrowne、JudeeSill、JoniMitchell、Young。
年代,TomWaits在Asylum旗下出版了七张唱片,一年一张的高产在他其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再未有过。Asylum时期结束后,TomWaits转投欢迎实验音乐人的Island厂牌,从此踏入更广阔的音乐天地。迷恋酒徒赌徒狂徒,善于用音乐再现街头世界,TomWaits身兼说书人的洞察,嗜酒人的癫狂,小说家的悲悯,剧作家/电影人对空间的把控。他成为独此一家的“地下英雄”,别无分号。
TomWaits
关于TomWaits的文章,常常从他的出道之作《ClosingTime》()直接跳到《Swordfishtrombones》()。前者是他听起来很像BobDylan,但味道还蛮正的开始;后者颇具实验色彩,他褪去前人印记走上自己的路,击打骨节式的节奏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声音都作为乐器登场。从那以后,TomWaits的声音在烟酒里越浸越糙,歌词愈发深沉。出现在歌里的人物也更多了,脱衣舞女郎、酒吧招待、骗子、流浪汉、小贩……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摇滚英雄们还在反叛的时候,TomWaits沉浸在熟悉的路边餐馆、廉价旅馆和烈酒的世界里,琢磨那个阴影下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他很少直接写歌去抗议,只记录暗影下匆匆而过的人影。
人们很少再回想TomWaits大放光彩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的那十年。TomWaits现在的厂牌ANTI-将重新出版他在Asylum的最初七张专辑,却也不是没有意义的。这些专辑可以被视为他的前传,它们拼成一幅只存在于TomWaits脑海里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图。青年TomWaits以钢琴和吉他为配器单枪匹马地唱布鲁斯民谣,尽情表达对后巷、酒馆和夜色的迷恋,歌里来不及发生的爱情和必须告别的爱情苦乐参半,前途未卜。
这个时期的TomWaits是孤独的,但还没变成“怪人”。处女作《ClosingTime》里的很多歌都写于圣地亚哥时期的汽车之旅,著名的《OL’55》致敬他那部载他清晨驶离女友床畔的小汽车。这首歌是整张专辑里唯一带有白日气息的,其余作品都沾染浓浓夜色。
他从一开始就是早熟早慧的,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旋律和配器。《ClosingTime》一直都是TomWaits最易被人接受的作品之一,忧伤又动听,对一个新人来说未免太过完美了。
这张专辑卖得不好。到了年,他的概念专辑《TheHeartofSaturdayNight》又前进了一大步。这张以“美国周六夜晚”为主题的专辑抛开宗教和道德,里面出现的人物纷纷在这个与平常稍微不同的日子里出动,寻找不同寻常的东西,艳遇或者启示,让生活值得过下去一点。
上世纪70年代爵士有过一次复兴,托《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褴褛时代》等作品的福。和TomWaits的爵士不同,这些书里的爵士是美国浮华富裕的一面。TomWaits的音乐风格固然远不止爵士一个,但爵士是一切的基础。他的爵士从一开始就关于底层和贫穷,里面出没的人不是为了几块钱斤斤计较,就是钱财如流水过,贫穷永相随。
TomWaits的第三张专辑《NighthawksattheDiner》是一张好莱坞录影棚式的现场碟。一小撮观众被召集到录音室,TomWaits用一架钢琴和一把吉他为他们演奏了好几个钟头,现场介于音乐、单口相声和诗朗诵之间。里面收录一首长达11分钟的《NighthawkPostcards(FromEasyStreet)》,他的急智、观察入微、高超的语言能力、源源不断的黑话切口俏皮话引得观众笑声阵阵,发明了最起码种描述月亮和出租车的方法。
这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却选择不成为光鲜的摇滚明星。他坐老爷车从一个现场抵达另一个现场,落脚在睡袋而非豪华酒店,酗酒却不染毒品,很快就和同行过一小段时间的BruceSpringsteen等摇滚明星们分道扬镳。
第四张专辑《SmallChange》里,TomWaits熟悉的酒馆在午夜的神秘时分变形。“烂醉如泥的不是我,是钢琴”。TomWaits变成旁观者,眼看着酒吧里的桌、椅、点唱机、阳台纷纷进入生命状态,各行其是。
“肝也坏掉心亦碎”“月亮并不浪漫,它恐怖得就像地狱”。在音乐圈里一直流传TomWaits是一个“冒牌货”。他太沉浸在塑造自己的艺术人格,真实的“中产阶级老实人”人格被隐藏在“底层旁观者”的形象之下太深。评论家认为《SmallChange》是TomWaits最私人、最自我坦白的一张专辑。
这张专辑中,他的音乐实验也初露端倪。《StepRightUp》里他用一台收银机作节奏。日后Waits的声音实验将囊括更多的日常物件,比如年《Swordfishtrombones》里的锅碗瓢盆齐上阵。
《SmallChange》的销量轻易就超过他的前几张作品,也奠定了他的一流音乐人地位。
年的《ForeignAffairs》开始,弦乐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情歌发生的场景依然在酒馆里,和BetteMilder对唱的《INeverTalktoStrangers》像一部微型小说或是一场戏,男女在吧台对话,气氛湿润,往事隐约。这首歌的画面感如此强,FrancisFordCoppola甚至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一部电影《OnefromtheHeart》()。
《ASightforSoreEyes》里的“我”依然是个醉鬼,时时小醉,偶尔大醉,生活依旧,只不过老友都已离乡。正好,在这里碰到你,再玩一局弹子球怎样?机不可失,后会无期。这样深沉柔情的TomWaits是很多人喜欢他的样子,他的钢琴那么温柔,声如滚雷,但愿每个异乡人的记忆里都有这样一个不变的老友。
他的下一张专辑《BlueValentine》以一曲翻唱的《Somewhere》(《西区故事》原声曲)开始。歌里描绘了淡淡的街头景象,记忆像火车终将驶离视线,要爱的话就是现在了。他讲故事的水平愈发高了,《ChristmasCardFromAHookerInMinneapolis》以女性的口吻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Charlie,幸福的、怀孕了的、已戒毒的女士,写给她昔日的爱人。她常常想起他,她还留着他的唱片,直到唱片机被偷。但一切都是谎言。歌的最后女士坦白,她只是想再借一点钱。
从前TomWaits的歌里女性总是配角,这首歌里终于诞生了一位复杂的女性,Waits对她心怀同情,钢琴和他一起念完这封信。
《HeartattackandVine》是他在Asylum的最后一张专辑,也被视为他不再是简单的爵士民谣/爵士摇滚歌手,音乐往异类方向走的转型之作。
最后一首《Ruby’sArms》Waits以最温柔的方式向爱人告别,连同和爱人在一起时穿过的衣物也统统留给她。一起告别的还有他在整个年代歌唱过的酒馆众生。
接下来,TomWaits将遇见他的伴侣、剧作家KathleenBrenna。她是他的唱片库,劝他少饮多多开拓音乐路,保持神秘为上。
接下来,他的三部曲《Swordfishtrombones》()、《RainDogs》(),《BoneMachine》()即将诞生,后迪伦时代最伟大的唱作人走进了他的时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