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四要素分别是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音高、音强和音色即可理解为物理上所学习的声音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音长是指声音振动的长短。
简单地说: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
音强是指声音的大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点。
(本文主要是对我的世界:音符盒很鸡肋?那是你不懂它的用法!的补充和修改)
音强
物理上响度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控制。
我们无法控制音符盒发出的声音的音强,但我们可以控制与音符盒的距离,离得越近,声音就越响;离得越远,声音就越弱。当我们与音符盒的距离达到48格时,就无法听到音符盒的声音。
一般使用音符盒的红石音乐作品都会制作一个跟随发声音符盒的矿车,目的是防止音符盒的声音无法听到。
如果音符盒上方有实体方块,就无法发音。
音长
音长就是音符的长度与距离。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红石装置的延时来控制音长。
下表为不同节奏所需要的延时时间的红石刻。(横轴代表每分钟的拍数,数轴代表表示音符时值的音符)
音符时值与红石刻对照表图中的刻代表红石刻,每0.1秒为一红石刻,通常情况下使用红石粉和红石中继器来控制红石延时装置。
当红石中继器接收到信号后,会在1红石刻(即0.2秒)后传递出,每右击,就会加一个红石刻,加满后会回到原值。红石粉在接受收到红石信号后不会延时,直接传输。
音色
音色是区别声音不同的标准,不同乐器的音色也不一样。
音符盒发出的声音与音符盒下面方块的材质有关,下面是对照表:
木质-贝斯
沙子-小军鼓
玻璃-击鼓沿
石质-大鼓
金块-铃铛
黏土块-长笛
浮冰-管钟
羊毛-吉他
骨块-木琴
铁块-铁片琴
灵魂沙-牛铃
南瓜-迪吉里杜管
绿宝石块-芯片
干草块-班卓琴
萤石-扣弦
其他方块-竖琴/钢琴
注意:音符盒是木质方块,所以会发贝斯音。
不同音色所对应的方块与音域并不是一个方块代表一个乐器,而是一类方块代表一个乐器,上表中未出现的就是其他方块这一类。
音高
音符盒所发声音的音高与它被右击的次数有关。
每次右音符盒都会让其下一个发出音符的音高提高半阶。
音符盒的音域以钢琴为准,范围是F#3~F#5。即表示如图所示的音域:
音符盒标准音域在钢琴音域中的位置在提高至F#5后再次点击音符盒就会恢复至发出F#3的状态。音符盒一共有2个八音,也就是24个半音。
依次是:
F#、G、G#、A、A#、B、C、C#、D、D#、E、F,这是一组。音符盒有两组,两组的符号是一样的。
用数字简谱写就是:
4#、5、5#、6、6#、7、1、1#、2、2#、3、4。
用图片表示就是:
音符盒被右击次数与音调的关系当音符盒发声时,会弹出一个音符的粒子,音符颜色不同对应不同的音调。
音符粒子颜色与音调对照表不同的乐器,音域也不一样,按照十二平均律,每个乐器有两个八度(24个半音)的音域可供选择。
以钢琴的音域为准,贝斯比标准音域低两个八度,吉他比标准音域低一个八度,长笛比标准音域高一个八度,而铃铛、钟和木琴比标准音域高两个八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合不同乐器来获得六个八度(72个半音)的音域。不同乐曲的音域表在前面的音色表中。
发声
音符盒是一个机械元件,它可以被红石能量激活,一般情况下被激活就会发声,但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当音符盒被放在它侧面的按钮或拉杆激活时,它会发声,但这个音符很难听到,因为按钮和拉杆的开启声很大。
因为音符盒上方需要有一格空间,所以被上方的压力板或红石线等直接激活的音符盒不会发出声音。
音符盒是实体方块,可以被充能,充能后可以激活毗邻的音符盒。
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