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成年后的性格、行为,以及他的处事态度,都与他的童年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譬如说,一个成长在幸福的原生家庭里的人,当他们在成年后,也会养成积极、自信,乐观等正向情绪,而一个成长于不幸的原生家庭的人,当他们在成年后,却很可能会养成消极、不自信,以及悲观等负面情绪。
在爱情关系中也是一样,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他爱情观产生深刻的影响,童年经历幸福的人,他们会感觉自己的人生是焕发着光彩的,当他们遇见心仪的对象时,他们往往敢于追求爱情,并会想要将自己的爱意大声地表达出来,以期能够得到对方的爱的回应。
而一个童年经历不幸的人,他们在面对心仪的对象时,则会由于内心的悲观和不自信,而表现得畏畏缩缩,他们很可能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通过默默为对方付出的方式,来换取对方的好感,以求能够得到对方的好感和回应。
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男主人公便是一个有着不幸的童年经历的人,这使得他在成年之后,既无法走出他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舒适区,也不能以一颗自信的心态去正视爱情、追求爱情,这使得他的人生旅途充满遗憾。
的人生遭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无法摆脱不幸童年经历束缚的人,便无法获得幸福的爱情。
一,不幸的童年经历,会让人变得悲观和不自信。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在潜意识中受到他童年的经历与体验的影响。
是一位被遗弃在客船上的孩子,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他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
直到被客船上的烧煤工人所收养,他的人生才得以安定下来,可好久不长,在尚未成年之时,他的养父便因为意外而失去了生命,从此以后,便只能在船上独自生活。
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意外地发现自己具有弹奏钢琴的天赋,此后他便以在客船上为乘客演奏钢琴为生。
超凡的钢琴演奏技巧,虽然令收获了无数的掌声,但他却无法摆脱童年经历的束缚,他的性格底色还是自卑的。
二,遇见爱情时,人的情绪会受到本能性格的影响。
自卑的人,即便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可在遇见爱情之时,他的性格底色还是会显现出来。
虽然通过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获得了很多赞美,但他却仍然无法摆脱自己自卑的性格底色。
在一起录制钢琴唱片时,被窗外的一名女乘客所吸引,他在那一瞬间产生了心动的感觉,并在爱情的牵引下弹奏出了一段最美妙的旋律。
可离开音乐世界后,却又变得不自信,他曾想上前结识那名女乘客,并向那名女乘客表白,但他终究没有勇气这么做,他只能将这份爱情深藏在内心之中,直到女乘客下船之后,却仍然无法摆脱自己的思念之情。
在爱情中,的情绪受到他自卑的性格本能的影响,而变得悲观消极。
三,无法摆脱童年的不幸经历,便无法获得幸福的爱情。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一个自卑的人,在面对爱情的抉择时,通常是很矛盾的,他既渴望拥有爱情,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带给心仪的对象幸福,他会在爱情关系中表现得犹豫不决。
也曾想过要走下客船,去追寻爱情,追寻自己的新生活,但最终还是退却了,他无法摆脱自卑性格对于自己的束缚,不知道该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的性格底色中缺乏自信与勇敢的特质,这使得他宁愿错过爱情,也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去追求爱情。
童年的不幸经历,正是导致性格形成的原因,他无法摆脱童年的不幸经历,因此也无法获得幸福的爱情。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
由于童年的不幸经历而形成的自卑性格,固然会是一个人性格底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并非是不可能改变的,只要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并将这份成功的成就与公益事业联系起来,去帮助更多的人,便可以摆脱自卑的性格。
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之中,有些极高的钢琴天赋,假若他走下船后,依然可以凭借自己演奏钢琴的手艺,获得不错的生活,如果他能够再勇敢一些,他同样可以收获幸福的爱情。
所欠缺的,或许只是自信和勇敢,倘若他能用自己长处去赢得自信,他同样可以获得幸福的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