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和语文教育形成呼应,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在繁忙的文化课学习中,学生在音乐课上不仅能学习到乐理知识,还能缓解压力,让大脑得到放松。
自从体育科目被纳入中考后,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重视。不过音乐课的地位依旧比较鸡肋,很多学校的音乐课依旧形同虚设,经常被其他科目的老师占用。一部分学生只能利用课间时间,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
小学生在课间弹奏《孤勇者》,竟引发围观并合唱
回想起小学生音乐课本里的作品,几乎都是节奏欢快、积极健康的儿歌。不过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家长上学时的审美,和00后10后学生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位小学生听过陈奕迅的《孤勇者》后,十分喜欢。自小有钢琴基础的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偶然的机会,在教学楼里的钢琴上弹奏了起来。没想到老师和同学们纷纷驻足围观,还纷纷跟着曲子唱了起来。原本嘈杂的课间走廊,竟成了全校师生合唱的舞台。
此视频被老师发到网上后,竟引发强烈反响。原来喜欢这首歌的小学生不在少数,有一个班的学生,竟把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当成了K歌神器。聚集在投影仪前,尽情合唱,甚至比上音乐课更乐在其中。就连陈奕迅本人都在线回应:听说我出了首儿歌?
该歌曲原本是一款游戏中的主题曲,只不过歌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被用在各种视频充当背景音乐,没想到受众者竟然是10后的小学生。他们的家长估计都是听《十年》走过花季雨季的,没想到10后的学生这么快就被陈奕迅“征服”了。为啥小学生会喜欢这首歌呢?
家长无法理解,《孤勇者》咋就成儿歌了?
如今的小学生从小到大的学习环境,多数都离不开手机和电视。要知道从小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和从小经常玩手机的学生,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后者更容易被娱乐化。在写作文的时候,偶像都是明星,而不再是科学家或文学家,这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不利。
很多家长反映,确实自家孩子对《孤勇者》有莫名其妙的执念。80后和90后家长,在上小学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大风车》,现在的小学生都开始听“陈奕迅”了,是不是太早熟了?
家长之所以不理解,多半是没有仔细分析过《孤勇者》的歌词。大语文时代告诉我们,通过学生的作文,可喜爱的对象,完全可以猜到他们的所思所想。或许从现在开始,儿歌一词需要被重新定义了。
老师和家长平日里满眼都是学习好的同学,老师上课经常夸奖他们,回到家里家长满口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大家的初心在于鼓励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努力向上,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仿佛成绩不好就不被认可,这不就是印证了那句“没有人爱小丑”吗?
学生成绩不好多半不是能力差,而是还没找到学习的动力,没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家长一味的指责,只会打击学生的上进心。家长对成绩的焦虑可以通过批评学生来发泄,学生的负面情绪又该如何处置?他们犹如孤身走暗巷,在跟家长和老师的对峙中逐渐绝望。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就是学生内心的声音,谁说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够优秀,就不配拥有家长和老师的肯定?老师和家长都要接受学生不完美的一面,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才是正路。
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孤勇者》完全能够表现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焦虑情绪,学生在歌曲中找到了共鸣,才会产生执念。说明现在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已经是普遍现象了,这的确需要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双减减去的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学习压力还在。
力求完美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有苦说不出。中小学生学习科目越来越多,很难有学生真正做到科科优秀。学生有优势学科,有瘸腿学科很正常,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如今的教育形式,鼓励培养创新性的专项人才,只要学生在一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即可,不需全面开花。
此外,学校也要加强音乐方面的教育。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激活学生的大脑活跃度,有助于减轻学习上的压力。通过学生自发在走廊合唱,说明学生需要这样的情感抒发的渠道。或许未来体音美都会被纳入升学考试的考察范畴,这将对普及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今日话题:为啥小学生如此喜欢《孤勇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