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音乐修养通识课我们真的懂音乐吗

来源:钢琴 时间:2023/7/30

01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通勤族成了“耳机一族”。

也许是上班的路上太无聊,也许是“上班如上坟”的心情太糟糕,总之,需要一点音乐的慰藉。

君不见,地铁上、公交车上,一个个或麻木或欢欣的脸,戴着有线耳机、蓝牙耳机,流连在自己的音乐王国中,如痴如醉。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我们以为我们听懂了歌词里的故事,然而,这能代表我们懂音乐吗?

02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音乐是高山流水遇知音,音乐让人流泪,也让人兴奋。

音乐是动感的节奏,是特别的嗓音,是唯美的歌词。

音乐似一个调皮的孩子闪躲跳跃,却总是让人抓不住。

很多人说到音乐,下意识想到的就是带歌词的流行歌曲。其实,音乐不仅仅包括有词的歌曲,也包括无词的乐曲。

义务教育的普及,让普罗大众基本能明白歌词背后的含义,可是那些无词的乐曲呢?通过那些缥缈的音符,能听出什么?至于那些大师级别的音乐作品,如莫扎特、贝多芬等,他们谱写的钢琴曲,更是让人云里雾里,普通人可能是无法理解的。

但,即使暂时还无法理解,这些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依然是有意义的。毫无疑问,对于这些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够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

而在江柏安先生著的《音乐修养通识课》一书中,也为我们清晰地阐明了要如何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

虽然本书的初衷是作为“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系列书籍出版,但通读下来,对于普罗大众提高个人音乐修养,也是有一定助益的。

0

江柏安先生是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有着数十年的音乐教育实践经验和音乐文化研究心得,而这本《音乐修养通识课》,作为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于想提高音乐素养的入门者来说,非常有学习价值。

(1)音乐,只要去听就好,不用追求必须“听懂”

江教授的观点是,“音乐是zui抽象而浪漫的艺术”,也正因如此,音乐,只能感受,不用在乎能不能听懂。

我的理解是,音乐是一种见仁见智的艺术,每个人的角度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即便同一首音乐,也能听出不同的感受。

而懂与不懂,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呢,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因为“听不懂”,就放弃了好的音乐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