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
坊间有过这样的传说
“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要拥有钢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身体,宽广的心胸,强健的体魄,才能在陪写作业这条路上坚强的走下去。”
那陪孩子练琴的家长呢?
我想除了拥有以上的特质外
陪练琴的家长还要有
善解人意、百折不饶、越挫越勇、自我检讨等
一系列“模范家长”的优良品德
说到“自我检讨”,不少陪练家长真的要好好自我反思一番。孩子学琴阶段,很容易被家长错误的认知误导,从而养成不好的练琴习惯。究竟有哪些不良的学琴习惯需要及时改正?这些大多家长最容易踩的坑,今天就帮大家逐一指出。
不重视识谱能力
不论多枯燥,孩子多抗拒,在孩子练琴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培养孩子识谱的能力。
前期识谱练习,虽然有学琴效果慢的错觉,但能对孩子长期学琴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孩子不会识谱,经常练习的曲目可以很快的练好,但一旦接触全新或难度较高的乐曲,就需要身边时刻有人手把手的教,费时费精力不说,还增加后期练习的难度。
如果孩子熟练掌握了识谱能力就等于拥有了弹奏任何乐曲的能力。遇到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的乐谱给他,不出两天就能完整的弹出来,让孩子成就感爆棚的同时激发对钢琴的喜爱,岂不是一举两得?
追求速度
弹奏一味的追求速度,绝对是“新手”演奏者们最容易踩的坑。
有些家长或孩子急于求成,在尚未掌握熟练乐曲、小错不断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按照正常的演奏速度练习,但其实细听下来,整首曲子非常的粗糙。
法国著名钢琴家卡扎徳絮说过:“练习时要弹得很慢,不用踏板,听清乐曲中的每个音,然后用心来弹奏。如果需要一些特别的技巧,比如练习八度,那就找一些八度的曲子来弹。”
其实,不少钢琴老师也一直强调“慢练”,慢慢练习,不追求速度,不急于求成,稳扎稳打的弹好每一个音符,将基础音符练好,才能弹奏出富有情感的乐曲。
不保护孩子学琴兴趣
大多数孩子在学习钢琴初期都充满了热情,但“三分钟热度”之后,家长一味的逼着练琴、上课,孩子很容易进入“倦怠期”,具体表现为上课特别抗拒,找各种理由不练琴。此时如果家长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杀死”孩子对钢琴的热情。
对于保护孩子的学琴兴趣,也许你可以这样做:
1、不强制孩子练琴时间
练琴是一场“持久战”,如果孩子不喜欢,不可强迫练习或是必须要求达到规定的练习时间,培养孩子坚持每天练琴的好习惯,比每天长时间练习效果更好。
当孩子出现练琴抗拒的表现时,可以适当的默许孩子的“任性”。刚开始规定练琴时间为15—30分钟,当孩子有所成效时,及时加以鼓励,等孩子度过倦怠期,再慢慢增加练琴时间。
2、创造音乐氛围
在“如何轻松培养孩子学钢琴的兴趣?”中提到过,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制造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条件允许经常带孩子去听钢琴音乐会,培养孩子对音乐的认知,让他们从内心自发的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3、给孩子提供演出的机会
不论是让孩子参加考级,还是参加各种钢琴比赛,除了展示或证明孩子的实力外,也是对孩子自身弹奏水平的认可。把演出当作音乐教育的一部分,鼓励孩子多参加演出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起孩子的“表现欲”,让他们对钢琴更加充满兴趣。
陪孩子练琴路上踩坑无数
细数下来是一把把的辛酸泪
引导孩子学好钢琴的前提
是家长正确的自我认知
陪伴+引导固然重要
但用对方法才是成功的关键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