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钢琴 >> 钢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每个学琴的孩子,都需要面对钢琴具有的危

来源:钢琴 时间:2023/5/3

人物

李玮彦

留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音乐学院)

钢琴演奏博士

美国纽约伊萨卡大学音乐学院硕士

主修钢琴表演、辅修钢琴教学法艺术指导

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

门德尔松国际钢琴大赛金奖

别扭的弹琴者

你知道弹钢琴,是一项反人体结构的行为吗?就像小时候体育课的膝关节环绕运动一样。

膝关节环绕运动

长大后才知道,膝盖只能前后动,前踢后蹬,不能左右动。

不然会加剧我们的膝关节摩擦,引起软骨磨损。

李玮彦说:『就像是电脑用久了,你会觉得手腕酸,腰酸背痛一样。如果我们不懂得处理人体结构与机械结构之间的关系,那弹钢琴无疑也会是一项损害身体机能的危险行为。』

我们可以做个小测验,现在你的面前是否有一张桌子?

试着将你的双手自然地平放到桌上,然后翻转手掌,看看手掌朝向哪个方向会使你更舒服。

如果你更乐意手掌朝下,那么你可能需要控制一下使用键盘的时间了。

实际上,从人类的手臂结构而言,两手掌心调整朝上,才是最舒服的状态。

因为我们的手臂,就长这样。

手臂结构示意图

所以弹钢琴的人,手臂其实是拧过来的。

也就是说,弹琴的动作本不符合人体本身的结构。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弹钢琴是用手指,但其实控制手指的肌肉大部分是在小臂,还有一部分在我们的大臂。

手指本身,是没有肌肉直接控制的。

举个例子,我们长时间开展手部工作后,感觉酸痛的是手臂,而没有人会说『我手指好酸』。

『如果要按人体结构舒适度来设计,钢琴的键盘应该是成月牙形的。』李玮彦边说边挥动着手臂,『不信你用大臂带动你的小臂展开试试。』

关于钢琴与生理结构的话题,她说这一切都是她留美博士期间,辅修的钢琴教学法赋予她的认知。

钢琴圈的X光

从聊艺术跑到聊医学或者说聊生物,跨度稍微有点大,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此为各位读者做一点『翻译』。

首先,我们人体的小臂部分,是由尺骨与挠骨组成的。

其中能反转活动的,其实只有尺骨,也就是小拇指这一方的骨头。

手臂结构示意图

所以,无论是弹琴亦或打字,只要是手掌朝下,我们的小手臂都是处于一个扭转的状态,同时肌肉也是在紧绷状态的。

其次,手臂与我们人体躯干之间,是靠锁骨来链接的。

当我们弹琴时,两手分别走向高低音阶,会感觉手臂受到肩关节的限制。

通常来说,如果你不懂得让肱骨与锁骨平行,从而带动小臂伸展,就会引发肩周炎等问题。

最后,我们的脊椎是成S形状,所以弹琴时,并不需要像模特那样把臀部往后翘,那样对腰椎的压力太大。

我们只需要按照脊椎的长势,直立而坐就可以了。

李玮彦在演出

李玮彦开玩笑说,当她学习了教学法以后,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台x光感仪。

来她这里的学生,看一眼就知道动作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李玮彦在教学

『当然,学艺术肯定是好事情,希望大家不要被「吓」到。』李玮彦笑着说。

『只是对于一个初学钢琴的小孩来说身体与钢琴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必须但最好有

李玮彦在国外辅修教学法时,注意到利用『图形记忆法』来认识键盘和乐谱,比单纯的『数数式识谱』更加有效。

比如两个黑键组的中间是D音;三六和弦和四六和弦的手位改变;二度音程和三度音程的形状差异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的脑海里就不再是一堆孤立的音符。音程、和弦、甚至是和声的概念会慢慢渗透到钢琴学习中。』

谈到钢琴教学,李玮彦说:『除了弹钢琴本身,还有很多辅助技能也不可忽视,比如视唱练耳、正确自然且必须的肢体语言、甚至是面部表情,等等。』

李玮彦在讲课中

我问李玮彦,它们都是必须品吗?

她的答案是:不是,但是最好有。

不必须,是因为有一部分人即使听不出具体的音高,却能够敏锐的捕捉每一个微小的和声色彩和情绪的变化。听觉可以训练,也可以辅助以乐理知识进行弥补。

最好有,是因为如果你能听出准确的音高,任何一个音响都可以在你脑海中的乐谱和乐器上精准定位。

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你的演奏也因此多了一份保险。

关于演奏时的肢体动作,她的理解是:正确、科学、自然、且必须的动作,可以更好的帮助演奏者表达音乐和情感。

此外,钢琴演奏是舞台艺术的一种,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会从视觉上帮助听众感受音乐。

当然,总有那么些大师,比如鲁宾斯坦,对声音本身的处理已经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即便没有额外的动作,听众也享受得如痴如醉。

演奏前的冥想

钢琴表演前,老师会教孩子,上台后要行礼、调整琴凳、检查一下键盘、环顾一眼四周,然后闭眼深呼吸。

这个过程,是不是像极了驾校里老师教的行驶前准备?

无论是舞台,还是驾驶车辆,二者都拥有同样的情绪,就是紧张。

驾驶员检查车况的同时,也会让大脑进入一个有条理的工作状态。那钢琴演奏前的冥想,到底是要想些什么呢?

『首先不能去想第一个音是什么。』李玮彦说,『而是想音符所承载的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比如情绪、性格、节奏、律动等等。』

就好比你是一个演员,演出前首先想的不是下一句台词,而是要展示给大家一个有着怎样个性的角色。

李玮彦在演出

那如果在演出过程中,出现记忆断片呢?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几乎每一个演奏者都遇到过。』李玮彦说。

她告诉我,通常,她们(演奏者)会在练习中尽可能地完善每一个乐句和音符,提高演奏的准确性,确保音乐的完整性。

但是舞台表演充满了不确定,如果断片了,那能救你的就只有肌肉记忆、视唱练耳和舞台经验了。

很多人觉得肌肉记忆不靠谱,其实是有小小误解的。

因为很多人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仔细思考过每一个动作的完整路径,很多应该具备肌肉记忆的地方是空白的,再加上耳朵不好,内心听到的音响不能精确定位到键盘上,就容易断片。

『但是一个舞台经验极其丰富的人是无论如何不会挂在台上的,不论是跳过还是创编,都会首先保证演奏的流畅完整。』

门派之争

古典、流行、爵士,三大钢琴界的流派,对于初学者而言,真的很难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到底是啥。

有几个段子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1.

学生:『老师,我学琴就是为了弹几首自己喜欢的曲子。』

古典:『咱们从《哈农》、《拜厄》开始练习吧。』

流行:『好,我们来找找这些曲子的简谱。』

爵士:『多听,自然就会了。』

2.

学生:『老师,听说钢琴需要考级?』

古典:『要的。』

流行:『不要。』

爵士:『什么是考级?』

3.

学生:『老师,我手型没对。』

古典:『你完了。』

流行:『没关系。』

爵士:『什么是手型?』

4.

学生:『老师,我节奏总是不稳。』

古典:『一定要跟着节拍器练习。』

流行:『节拍都是自己定的。』

爵士:『什么是节拍?』

我问李玮彦,当古典钢琴的老师,遇上想要学习流行歌曲的学生,你会怎么办?

『我会答应学生的要求,这毕竟是他学习钢琴的动力所在。』

她认为,学生初学时的兴趣非常重要,是必须要去维持的。

『但流行与古典的曲目,我会控制在20%与80%这样一个比例。』

李玮彦在教学

她会让学生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去感受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旋律谱写或是和声进行的异同。

并鼓励学生尝试用古典音乐的编曲结构,去为流行音乐的旋律重新编曲。

在她看来,古典音乐的价值,始终是不可磨灭的。

专辑发行

明年,李玮彦会发行自己的钢琴专辑,一首是贝多芬的奏鸣曲,一首是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

『选择贝多芬是因为情怀在,小时候参加一个艺术节,在郑大昕教授的大师课上,演奏了人生中第一首贝多芬奏鸣曲。郑老师说挺像小贝多芬的,有那个「劲儿」,然后我在学校就得到一个绰号叫小贝多芬。但其实,舒伯特是我更爱的作曲家。』她说。

李玮彦说自己被舒伯特感动得最深。

『大学第一次接触舒伯特时,我理解不了他,因为我的个性里并没有太多忧郁的成分。』

她回忆,『但当我开始学习他的曲子,当我开始懂他以后,我觉得他充满了人性光辉。』

舒伯特的一生非常短暂,生活也相对凄苦。而且,他似乎很早就能感觉到死神在一步步靠近。

但是,舒伯特的音乐却期盼着一个美丽的世界,里面就全是阳光、花香、希望。

他的音乐常常上一秒还被死亡的阴影笼罩,下一秒却面带微笑。

舒伯特是一个古典又勇敢的浪漫主义者,这就是李玮彦对于舒伯特的执念。

『这首流浪者幻想曲和舒伯特大多数的作品都不太一样。』她说,“他变得好高大,是一个英雄。』

李玮彦的专辑是由中国唱片公司进行录制,预计在明年中旬发行。届时会伴随现场音乐会同时发售。

她说,目标很简单,想让大家感受一下古典钢琴,听懂舒伯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50.html